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织造市场: 旺季去哪儿了?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吴万玉 | 时间:2014-10-15T17:42:56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168TEX讯】进入9月,织造市场逐步进入传统的销售季节,市场上整体销量处于上升阶段,不少厂家也表示订单较8月下旬明显增多。但是国庆节过后,国际原油接单下跌,引发节后大宗集体跳水,聚酯纺丝难逃此劫,价格跌跌不休。一时间,上游原料市场形成一股冷风刮遍下游织造市场,从而导致市场谨慎心态再起,市场开机率上升阻力较大。
      表:近期江浙地区下游各主要织造运行情况 

地区

9月初

10月初

备注

盛泽及周边

70

70

9月盛泽市场整体负荷运行不高,尤其是喷水织机,由于其产品附加值低、库存较大,厂家生产积极性受挫,维持在6-7成,目前春亚纺、桃皮绒、涤塔夫等产品订单较为稳定,市场热销品种不多。相比之下,喷气织机开机率稳定,厂家局部仍有上升趋势。

嘉兴海宁

70

85

海宁地区经编运行平稳,部分企业表示订单有所好转其中鸟眼布、网布等品种出货较为顺畅,厂家整体开工较强前期有所上升,生产积极性良好。

江苏常熟

85

100

受到季节性需求的增加,常熟地区经编企业基本满负荷运行,其中超柔面料、法兰绒等产品产销较旺,下游询盘气氛较好。而纬编产品则订单偏少,市场开机率仍在5成左右。

萧绍地区

70

70

萧绍地区整体开机率稳定,市场受环保问题影响,开机有所限制。再加上产能过剩明显,厂家对后市预期一般,开机较为谨慎,其中罗马布、不倒绒等产品批量相对较大。圆机整体表现不佳,开工在55%左右。

湖州长兴

80

75

长兴喷水织机开工率在7-8成左右,较前期有所下降,其主流产品磨毛布出货一般。究其原因仍是上游原料市场走势迷离,织造市场开工率有所下降。再加上加弹机供大于求,停车较多,市场资金问题仍然突出。

  9月份处于传统的织造旺季,但是连续三年的市场行情不温不火,导致了“旺季不旺”成为“产能过剩”后另一个新的常态化名词,行情好转也有如昙花一现的反弹。市场心态较为谨慎,即使在旺季,不少织造厂家仍选择主动减产降负,调整姿态来减少库存压力。因此整个9月江浙地区织造开工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态势。其中加弹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加弹企业增速过快,市场供过于求,长兴地区加弹开机率下调较为明显。
  旺季不旺造成了市场不少“乱象丛生”。李先生,牛津布的专业生产商,原先每年8、9月都有一位固定的外商下大单,今年牛津布市场整体表现优于其他产品,李先生原本想着先在空的时候把单子做好,等到8月客人下单就直接能交货了,但是他漏算了行业不景气,客户倒了,再加上该订单的牛津布还是特制的,没有其他客户接手,这个订单也就成了坏账,堆在库存里无出头之日了。此外,由于面料市场相似度高、被复制速度快,从而导致了市场价格混乱,看似花色和面料大同小异的产品,价格却差距很大,如228T锦纶塔丝隆市场较低报价在4.30元/米,较高则在6.70元/米,这2块多的差距甚至高于塔丝隆近期的利润。不少库存压力较大的厂家甚至在成本价边缘出售,市场价格略显混乱。
  据有关人士分析,纺织服装业仍继续探底,造成了整个织造市场也依旧“寒风阵阵”。外需复苏缓慢,出口表现一般;内需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在国外品牌以及电商的冲击下,销售压力较大。整个行业缓慢复苏,短期难恢复缺乏动力,因此市场整体产销量整体还未站在上涨的大路上。进入第四季度,笔者认为,前期产能过剩留下的隐忧依然作用在整个织造市场。在这个大环境下,上游聚酯产业链价格上抬空间较小,至于下游里面料市场在服装、家纺等产品内需难以好转的背景下,仍将迎来“寒冬”。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吴万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