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面料现状与未来发展浅析
目前来讲市面上很多功能性面料都是通过后整理完成的,其中抗静电面料可以通过抗静电树脂整理,将抗静电剂覆盖在织物表面,通过吸湿增加纤维的导电性能;防水透湿可以通过织物涂层和微孔薄膜层压复合来达到织物防水、防风、透湿的功能;抗菌除臭则可以将抗菌剂热固在纤维上,从而达到抗菌防臭的目的;后整理还能使普通织物具有阻燃特性,其工艺是将阻燃剂用喷涂、浸轧或涂层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处理,当火遇到织物时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进而达到阻燃效果。
这些方法生产成本相对较为低廉,而且操作方便,国内多数采用后整理来使面料具有特殊功能。正因为后整理门槛低,所以容易被模仿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大,产品利润低。除此之外,后整理织物其功能性往往不能持久,而且后整理过程往往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后整理使用的化学助剂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
国外的功能性面料主要以功能性纤维面料为主,因为功能性纤维比后整理更环保、功能更持久,因此在国外较为流行(下表为部分已开发的新型功能性纤维)。功能性纤维有点颇多,总的来讲功能性纤维能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减弱或消除其不足,使其拥有独特的性能与功能,从根源上赋予织物其永久特性,而且不会有后处理种种的弊端。
新型原料可以通过原料的交织或者混纺或者是改变织造方法来增加面料的种类,这种创新更加灵活多变,产品附加值更高,企业获得的回报也更多。功能性纤维的研发不仅仅关乎一个企业的利益,对于整个行业整个国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事。功能性纤维开发需要更高的研发技能与实力,一般的企业能难模仿,因此利润空间相对客观。目前来看,日本、韩国等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其功能性面料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顶尖地位。对于中国而言,未来功能性面料的市场极为广阔,其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果我国企业能够自主研发出一些新型的功能性纤维,那么必定能会使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
功能性纤维的种类 |
用途 |
PTT聚合物 |
未来的弹性纤维”,具有固有的舒适性、柔软、蓬松、易染色、色彩明亮以及耐用等特性 |
四-沟道聚酯纤维 |
美国杜邦公司利用此纤维生产CoolMax产品具有优良的芯吸能力,使织物具有很好的舒适性能,主要用于制作运动服以及军服等。 |
耐高温阻燃纤维 |
有高性能的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碳纤维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大量用于航空器材、建筑工程的结构材料。芳纶纤维耐高温、阻燃和高韧性,可制成各种防护服、消防服和防弹服等。 |
抗菌纤维 |
将抗菌剂掺入纺丝液中而制成,以纳米级含银沸石的无机抗菌纤维最出名,功能持久、安全可靠,主要用于内衣、卫生材料和床上用品等。 |
抗静电纤维 |
在聚合物内部添加抗静电剂或者引入第三单体使纤维本身具有抗静电能力。产品主要用于地毯、窗帘、医院手术室的工作服以及防污防粘等民用纺织品。 |
远红外线纤维 |
将陶瓷粉末与涤纶、丙纶、粘胶等合成纤维在喷丝前熔融而成,它能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人体所需的热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供血供氧,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改善人体的肌能。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 |
抗紫外线纤维 |
由紫外线屏蔽剂经过熔融纺丝制成的抗紫外线纤维,对紫外线的屏蔽率达92%以上,同时对热辐射有一定的遮蔽效果,主要用于制作夏季的衬衫、T恤衫以及遮阳伞等。 |
智能型纤维 |
形状记忆纤维:具有防皱、耐洗、免烫等性能,主要用于服装领域; 光敏纤维:主要用于军事以及航海等领域; 热敏纤维:主要用于温差很大的工作环境,如冷库等; 抗浸透湿纤维:其聚合物遇水膨胀可堵塞面料上的空隙,防止海水向内渗透,用于救生领域; 纳米纤维:纳米纤维对电磁波有强烈的吸收能力,同时具有防水、防辐射、杀菌防霉等功效,主要用于医疗、服装以及能源等领域。 |
环保纤维 |
天然彩色棉和羊毛、兔毛;麻类纤维;Tencel纤维;聚乳酸纤维;甲壳素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木纤维;牛奶蛋白纤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