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盛泽指数月报 > 正文

11月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市场景气点评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钱琳霞 | 时间:2015-12-17T13:51:3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168TEX讯】据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下称“盛泽指数”)监测显示,2015年11月份,盛泽市场月度景气指数涨跌互现。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市场整体景气指数为104.55点,与10月份数据相比,下降了2.54点,跌幅为2.43%。从分类产品市场景气指数来看,化纤产品11月份市场景气指数为104.17点,与10月份相比,下跌了3.35点;丝绸类产品景气指数则收盘于98.99点,与10月数据相比,小幅上涨了0.50点。


  (上图为盛泽市场整体景气指数走势图)


(上图为化纤产品景气指数走势图)


(上图为丝绸产品景气指数走势图)
  从上面三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十一月份各类景气指数正如我们之前预测的,依然延续上月以来的低迷气氛;目前成本面弱势运行压制着产品的市场价格,再加上下游市场旺季不旺,需求采购积极性不高,制约着市场产品的走货,此外终端需求恢复缓慢,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整个产业链。另外就是临近2015尾声,企业的库存与资金压力凸显,市场信心缺失,成交难以大面积好转。
  下面我们结合化纤类产品的二级分类指数曲线走势,来分析一下十一月市场景气指数延续下行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十一月份化纤产品景气指数各影响因素分析:  
  下表是十一月份化纤类产品月度景气指数的二级指数的涨跌变化(环比)情况:

  我们从以上二级指标环比来看,十一月份市场二级分类指数中市场总体判断以及总体经营指数明显低于十月份,虽然市场在产品库存以及进货成本和店员工资方面略有改善,但是十一月份的销售总量、产品订货、产品销售价格以及顾客人气等方面较十月份仍有所降低;另外就是十一月份市场的产品创新指数以及资源供应方面较上月也有所回落。
  下表是十一月份化纤类产品月度景气指数的二级指数的涨跌变化(同比)情况:

  从二级指标同比上看,今年市场总体判断以及总体经营相比去年出现了明显的走弱趋势,虽然相对来说进货成本、店员工资等成本压力有所降低,另外流动资金周转和企业融资状况略有改善,但是从市场销售总量、产品订货以及顾客人气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而言同比仍有所回落。
  1、聚酯大盘弱势下行
  步入十一月,国际油价即大幅跳水,其跌势持续了将近大半个月时间,直至下旬才能以受力小幅回升;截止十一月底,纽约商业交易所1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1.65美元,1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4.61美元,全月纽约油价下跌10.6%,布伦特原油下跌10%。在此影响下,近月来MEG市场行情趋弱迹象较为明显,价格重心一度创下新低,月内跌幅达到了将近500元/吨左右;原料PTA市场行情呈现僵持态势,截至十一月底,PTA内盘商谈价格为4680元/吨附近。随着上游聚酯原料市场行情的偏弱运行,十一月份涤纶长丝市场行情延续前期的平淡态势,整体略有小幅下浮;从具体价格来看,十一月底市场主流厂家FDY 150D平均报价大约在6680元/吨附近,相比上月底价格,大幅下跌了将近300元/吨左右;而月底国内市场主流厂家POY 150D平均报价则下调至6400元/吨附近,较上月价格相比也有小幅走低,下调了大约150元/吨左右。此外截至十一月底,国内市场主流厂家DTY 150D平均报价小幅下降至7975元/吨上下,较上月价格相比,下滑了将近175元/吨左右。
  2、织造市场温吞难涨
  随着传统纺织旺季不甚完美的落幕,十一月份织造市场行情依然不甚如人意,市场销售杂乱,不管是服装面料还是家纺面料,春夏订单还是秋冬市场货,整体表现一般。由于缺乏需求支撑,动力不足,其中外贸订单批量性不足,内需市场温吞难涨,厂家出货平缓。从十一月整个织造市场成交情况来看,休闲服装面料以及家纺面料成交量尚可,市场整体处于阶段性需求季节,整体成交较上月有所好转;其中塔丝隆系列交投气氛好转,尤其是锦纶塔丝隆,受到原料锦纶DTY价格下跌的影响,锦纶塔丝隆成本较前期下跌了0.02元/米,但下游厂家压价较为明显,因此其价格也同步下跌,塔丝隆虽然销量好转,但实际成交利润表现平平;超细旦尼丝纺、高密消光春亚纺、高密涤塔夫等防寒面料成交以市场货居多,价格较低,厂家实际利润不高;仿真丝系列中,受到下游市场对春夏服装面料的需求增大,雪纺、乱麻等产品成交好于前期,厂家陆续出货,但是成交规格仍集中在常规的产品,如75D、150D等,价格与前期变化不大,随着涤纶FDY价格小幅走低,雪纺的利润空间略有好转,其他产品成交变化不大,厂家出货意向较强。
  3、生产谨慎库存加压
  随着淡季到来,织造市场信心缺失,成交难以大面积好转,市场滞销品种仍然较多,成交仍呈现小单、多批次的特点;再加上由于环保问题,染厂和涂层产能受到影响,将对部分厂家交货周期受到影响,市场心态较为微妙,厂家生产经营心态较为谨慎,目前盛泽地区喷水、喷气织机开机率多集中在7成左右。在织造厂家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压的情况下,常规产品库存压力较大,整体库存有上升之势;据中国绸都网的数据检测显示,十一月份主要织造企业平均库存量多围绕在38-40天附近。
  4、纺织出口同比降低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666亿元,同比下降2%,降幅比1-9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5.2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比9月份扩大4.5个百分点。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36.6亿美元,同比下降10.9%;其中纺织品出口92.1亿美元,下降5.5%。1-10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349.8亿美元,下降5.4%。此外,2015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99.96万吨,同比增加22%。有人预计,2015/16年度,中国进口纱数量将高达250-280万吨,对国产纱的生存造成更大威胁。部分悲观者认为,未来1-2年内,纺企压力将更大,生存空间更窄。
  二、十一月份影响丝绸产品景气指数走势因素分析:  
  下表是十一月份蚕茧丝绸产品景气指数中各类二级指数的涨跌变化(环比)情况:

  从以上二级分类指标环比情况可以看出,十一月份蚕茧丝绸类市场总体判断以及总体经营状况相比上月略有回落趋势,其中产品销售总量、产品销售价格、顾客人气以及产品创新、流动资金周转均较上月出现了下降态势;相对来说本月产品库存略有改善,资金方面如进货成本、运输成本、店员工资以及货款拖欠等方面较上月压力有所降低。
  下表是十一月份蚕茧丝绸产品景气指数中各类二级指数的涨跌变化(同比)情况:

  从二级指标同比上看,今年市场总体判断同比略有增强,但是总体经营状态仍是不甚如人意;近来销售总量、货款拖欠以及产品库存这些情况同比有所改善,但是其资金压力犹存,如企业融资和流动资金周转压力略有增加,顾客人气同比也有所回落。
  1、茧丝价格震荡调整
  近阶段以来茧丝价格市场行情整体呈现震荡调整走势,市场价格重心小幅波动,涨跌互现。具体来看,截至十一月底,广西干茧价格集中在84700元/吨附近,与上月底价格相比,波动不大,小幅上涨100元/吨;另外生丝方面,月末广西商检丝价格集中在296200元/吨水平,较上月底价格相比,下跌了接近5300元/吨;而浙江商检丝则围绕在292500元/吨附近,较上月底价格相比,上调了2500元/吨左右。十一月份国内茧丝场成交一般,下游采购节奏放缓,行业景气度虽然略有小幅上抬,但是业内企业多持观望心态。
  2、丝绸出口同比走低
  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数据,2015年1-10月全国累计出口蚕丝类、坯绸、丝绸服装、丝绸制成品、真丝绸商品的情况统计。1-10月,我国累计出口蚕丝类商品10585.4吨,同比下降5.56%;全国出口总额45265.7万美元,同比下降12.87%。1-10月,我国累计出口坯绸40808.9万美元,同比下降19.88%。出口数量7840.7万米,同比下降18.5%。1-10月,我国累计出口丝绸服装86116.2万美元,同比增长2.78%。1-10月,我国丝绸制成品累计出口120843.6万美元,同比下降5.79%。1-10月,我国真丝绸商品累计出口227147.3万美元,同比下降11.05%。其中,丝类出口45253.36万美元,同比下降12.79%;绸类出口61037.98万美元,同比下降18.75%;丝绸制成品出口120843.65万美元,同比下降5.79%。
  3、丝绸企业增速换挡
  近年来丝绸企业一直致力于调整产品结构,苏州地区的丝绸企业也是向研发特色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方面提档升级;不仅不断增强了丝绸行业品牌文化意识,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在持续深入。例如苏州吴江地区的鼎盛丝绸由一个单纯的面料生产型企业,发展到丝绸、家纺、服饰、礼品等全系列生产、研发的规模型丝绸企业,从“APEC宋锦新中装”、“阅兵式宋锦福袋”、“上久楷宋锦箱包”、“宋锦高级定制服饰”等,不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也增强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力和竞争新优势。另外如震泽地区太湖雪、丝立方、山水丝绸等不仅提升了自身品牌形象,更是用各自精彩的方式演绎传统产业逆势上扬的大戏,带动了本地区蚕丝产业的整体发展。
  4、丝绸企业亏损犹存
  根据浙江省丝绸协会统计的86家丝绸企业,1-10月完成白厂丝产量2693吨,捻线丝产量1061.2吨,绢丝产量2090.1吨;真丝绸产量2194.37万米;印染绸产量25538.53万米;服装制品12090.38万件。据对86家丝绸企业的财务情况统计,1-10月完成现行工业总产值164.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4.34亿元,36家企业亏损,亏损41.86%;盈亏相抵,盈利63497万元。
  后市预测:
  综合目前市场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入十二月份,纺织市场逐渐步入常规淡季,市场整体行情越显平淡,不管是面料还是原料,市场订单将随着需求的减弱而减少,销售行情也将逐渐走弱,这从需求本质上对纺织市场产生利空影响。另外临近年末,不少织造企业的关注点从利润转移到资金问题,年末资金问题还是不容小觑的,接下来工作重心就是收紧资金,控制欠款拿货。而丝绸市场自然也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需求淡季之下,终端市场观望渐起,将继续压制茧丝行情回暖。因此市场走淡是大势所趋,预计十二月份市场整体景气指数或仍难改偏弱格局,弱势调整仍是主基调。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钱琳霞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