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名单管理体系:中日贸易免检快车道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日本纤维产业联盟联合举办的“日本纺织品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政令暨白名单管理体系”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日本纤维产业联盟专家长保幸针对日本采购标准的变化和动向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中纺网络公司副总经理、白名单管理体系负责人张希成则详细介绍了白名单管理体系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长保幸解读日本政令
长保幸在会上提到,日本的产品安全是非常受关注的问题。日本的立法由厚生劳动省负责,地方政府来检验,如果地方政府发现违规,将回收该企业的所有产品,严重的则会导致破产。鉴于此,日本企业对于2016年4月份签署“不使用偶氮宣言”尤其重视。因为日本的纺织品大部分是小批量多品种的商业模式,这对于企业来讲检测成本太高,这就迫切的需要一个解决办法,白名单管理体系应运而生。中日双方自2009年开始探讨、确定以白名单管理体系来解决输日纺织品的安全,日本纤维产业联盟也非常重视,新政令对日本纺织业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日本市场有96%的纺织品都是进口,绝大多数来自中国,产品安全由中日联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张希成介绍白名单管理体系
会上,中方代表张希成介绍说,白名单管理体系是中纺联建设的国家纺织品安全管理体系,旨在帮助纺织供应链提升化学品管理水平和信用意识,构建绿色价值链,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安全和可溯源,避免对纺织品进行批批检测,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白名单管理体系分为“白名单资质”和“白名单注册系统”。进入“白名单资质”企业的产品,可被进入该体系的日本进口商认可,特定偶氮染料免检。“白名单注册系统”则主要针对中国的染色企业、面辅料企业、服装家纺企业、出口商、日本进口商、日本服装品牌企业、日本经销商和零售商,其主要作用是源头可追溯,这对于纺织品健康具有监督作用。此外,白名单管理体系还能在确保产品安全性的同时,保守各企业客户信息秘密,这就令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拥有绝对优势。白名单管理体系意味着一种标准,这种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和规范染化料的管理并提供专家支持。白名单管理体系还代表着一项由中纺联发起的第三方担保,这种担保可遇不可求。
张希成还提到,白名单管理体系之所以获得日本采购商的认可,是因为这个体系建设之初就是由日本品质管控、检测领域的专家和中国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完全涵盖了日本公布的技术标准,它把源头控制和产品检测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发布“不使用特定偶氮染料承诺书”,确保纺织品使用化学物质的安全。与检测、其它认证相比,白名单管理体系具有安全、可追溯、低成本的优势,自然获得了买家的认可。在研讨会的最后,张希成和长保幸还就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据悉,目前已有四十多家日本大型的采购商注册了白名单系统,有一百多家优秀的印染企业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白名单资质证书。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