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纺织行业寻找亮点
尽管主业增速表现平淡,但2015年纺织服装板块并不缺乏看点。其中,转型并购阵营中牛股辈出。展望2016年,在终端需求难有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转型仍然是行业的热点。
2016年行业外部因素有望改善,棉价和国际原油持续低位,有助于企业成本维持稳定;人民币贬值预期将使出口型企业受益,行业龙头布局海外产能使行业从低成本优势升级至产业链优势。此外,行业“十三五”规划将鼓励智能制造与产业纤维使用量继续增长,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去库存进入尾声
2015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0.4%,较去年下滑1.5个百分点。终端消费在底部徘徊,无明显回暖趋势。
2015年以来,虽然服装消费基本延续了2014年的疲软态势,但增速已趋稳,并在个别月份稳中有升。1-9月同比增速为10.2%,与去年同期相当,服装消费虽没有回暖,但细分领域已经出现回暖迹象。
并购转型仍将持续
纺织服装行业尽管有一定的抗周期能力,但随着增速进入新常态,围绕着转型升级,行业一直是资本运作的高发地带,预计2016年仍是行业并购转型的大年。
从转型方向来看,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形成生态圈、跨界双主业运营仍是转型的主要思路。在前两种资本运作中,置入增长性更为确定的标的预计仍将是常见方式。
多重利好改善业绩
2015年下半年开始,受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风格突变,2016年开年首日跌破6.5整数关口。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在2016年延续贬值趋势是大概率事件。
中高端纺织制造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产能规模、产业链配套体系、研发能力以及大量客户等优势,在强势美元背景下,行业出口将明显受益于人民币贬值,贬值带来的短期竞争力增强(价格优势)有助于出口订单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本币贬值背景下,以美元结算订单带来的汇兑损益将增厚公司业绩。行业中出口业务占比较大、订单稳定以及主营业务毛利率较高的公司将率先受益,比如鲁泰A、大杨创世 、孚日股份 、百隆东方等。此外,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等也在加快纺织制造行业走出去步伐,预计2016年行业龙头部分低端产能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以及谋求关税和低成本优势的海外并购行为还将继续。
2015年纺织和化纤行业的低成本有望在2016年使行业龙头受益。2015年随着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棉花平均价格从收储时代的19000元/吨左右的骤降至14000元/吨左右,同时国际油价也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使得一些前期采购大量高价原料的企业处于亏本销售的局面,2014年四季度和2015年一季度业绩处于低点。随着高价库存消化完毕后,行业成本有望在2016年得到改善。
纺织服装行业处于竞争行业,行业政策对业绩影响有限。不过,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编制的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中,智能制造和产业用纤维有望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其中,产业用纤维有望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行业增长空间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