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网络犯罪案例
近日,一出口企业的财务人员急匆匆找到工商银行金华分行客户经理,询问一笔外汇资金的去向。经了解,原来该企业电子邮箱遭到黑客入侵,黑客修改了公司汇款目录中的账号及户名等重要信息后将邮件发送给了国外进口商。国外进口商按照错误信息将货款汇出,并通知了国内企业。企业迟迟未收到资金,发现是账号和户名有误,这才得知电子邮箱遭黑客入侵。企业财务人员非常着急,担心货款已落入他人账户。
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银行客户经理立即对客户进行了安抚,并向企业财务人员索要国外客户的汇款凭证。从汇款单上看,该笔货款是直接汇给了工商银行省外分行的一家客户公司,但汇款单上所留账号又是个人储蓄卡号。经过与收款分行联系,确定该笔资金确实已汇入,而且因为账号有问题暂未入客户账。于是经办支行立即向该收款银行发送报文,要求将该笔资金直接做退汇处理。企业也与国外客户沟通,要求按正确的汇款账户重新汇款。
随着国际互联网不断发展壮大,电子商务活动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的许多环节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贸易,不仅能为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平台。如何把控信息安全,成为外贸企业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外汇管理部门提醒,企业应加强自身网络系统风险防范,采用安全设备,建立防火墙,并采取各种加密技术,保障自身信息安全。同时,企业工作人员应规范网络行为,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或公司的各类信息,注意账户或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被泄露。企业外贸或财务人员应加强与国外客户沟通,特别是涉及资金问题时,对汇款账户中的银行代码、公司名称和账号等重要信息应仔细核对、反复确认,如果发现有误,应及时纠正,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为了建立一个安全、有序、健康的网络环境,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有效整治和规范网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