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案件警示 > 正文

合作不慎货难销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本网报道 | 时间:2016-02-04T08:24:29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合作意向谈成后,伊朗朋友也特地来到中国,一起到国内工厂采购C先生所经营的产品。根据洽谈的结果,C先生与伊朗朋友的分工如下:伊朗朋友负责产品在伊朗市场的销售;C先生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及货源补充。

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从货源采购、国内发货、伊朗清关,所有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货到德黑兰后,C先生也常驻伊朗做一些配合性工作。
然而,C先生期望的结果并未出现,销售困难重重,连续3个月货物都没卖完。此时的C先生开始着急起来,便向伊朗朋友了解产品销售情况,开始时双方还经常见面,后来伊朗朋友不仅尽量避开C先生,有时连他的电话都不接。即使接通电话,伊朗朋友也只是简单反馈销售情况。

终于有一天,伊朗朋友告诉C先生让人震惊的消息:这些产品不好卖,不合作了。双方因此结束了合作关系。
C先生了解到,伊朗朋友自己的投资资金已经通过销售款回笼,未销货物则全部堆放在仓库里。C先生无奈之下只好把大半个柜的库存产品从伊朗朋友的仓库取出。实际上,伊朗朋友此时获得的销售款已超出其投资额,但C先生只能“哑巴吃黄连”,只好自己销售剩下的产品。
C先生的产品属于日常用品,按道理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但买家总是挑毛病,不是嫌尺寸大了几公分,就是嫌颜色不好,总是有诸多理由,价格也因此被压得很低。所以,C先生左右为难,卖则亏,不卖又无法解决问题。不过,他还是拿着样品从伊朗最南端的阿巴丹跑到最北的里海边上去推销,但销售效果总是不尽人意,经过一年多之后才算把手里的货处理掉。

后来,C先生在伊朗从事了其他的贸易生意,但一直都没有多大起色。今年初,他只能打道回府,在伊朗呆了2年多之后回到中国。
分析:过分信任酿恶果
对于这则案例,我认为C先生选错了合作伙伴。通过C先生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位伊朗朋友其实以前根本就没做过生意,在德黑兰既没商店也没公司,完全是个无业者。然而,C先生事前并未多做思考,只觉得他是伊朗当地人,与他合作肯定不错,包括伊朗朋友提出由他负责销售,C先生也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所以,C先生一开始就犯了个致命错误,就是没选择好合作伙伴。这其实也折射出国内企业的一个通病,就是对老外的过分崇拜。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薛宗敏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