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的“寒冬”还没过去?谁在熬?怎么熬?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13484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从网上销售看,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4%。另外,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总额达2911亿美元,同比下降4.8%。
由此可见,国外市场依旧难以好转,但是国内市场对于纺织服装类的需求还比较旺盛。
那么,国内市场的需求是好了吗?现在的我们已经不会说“好三年,坏三年,不好不坏又三年”的说法了。市场行情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急转直下,大家都说“三年一个槛,等等就好了。”结果2014年过去了,行情继续低迷;2015年过去了,市场还是如此;2016年来了,市场又说这是最困难的一年,所以一切都是浮云!
这几年纺织服装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国内外经济整体下行,上游生产企业全行业亏损,下游市场需求疲弱,资金难问题层出不穷,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这些成为了行业恢复和发展的桎梏。此外,纺织市场继续受到房地产、汽车业等行业不景气的影响,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需求呈现萎缩局面,国内居民收入不确定性的影响,服装类纺织品消费也是增速缓慢,市场行情不确定性并未有所缓解。在此情形下,国内纺织消费需求能保持持续增长非常困难。
这些困难也全部体现在了织造行业。我们从商务部盛泽月度景气指数的市场总体判断指标中可以看出,2011年以后,以纺织重镇著称的盛泽经商人士对市场的判断愈发谨慎,市场不会再有大起大落的行情,分明显的淡季旺季。“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行情特征比较明显,因此很多人在操作的时候,不敢有大动作:不敢接大单,不敢大量生产,不敢囤货......就像生生源的负责人说道:“纺织业的“寒冬”可能还没过去,但只要企业有信心,就有能力勤练内功,提升产品品质,拓宽产品销路,如此才能安全“过冬”,迎接纺织业新的春天。”因此,我们要继续努力熬过去。

那么问题也来了,谁在熬?怎么熬?
去年以来各大织造集群开机率均未达到满负荷,大部分地区开机率徘徊在7成左右。今年元宵节过后,市场开机率也恢复缓慢,可见企业们已经开始开源节流,小心翼翼熬日子。据统计,现盛泽地区喷水开机在6-7成,长兴喷水在5成左右,萧绍圆机在5-6成,海宁经编在6-7成,常熟偏低在3成左右,市场订单恢复较去年缓慢,企业只能减低开工来缓解库存和资金的压力。
去年以来各大织造集群开机率均未达到满负荷,大部分地区开机率徘徊在7成左右。今年元宵节过后,市场开机率也恢复缓慢,可见企业们已经开始开源节流,小心翼翼熬日子。据统计,现盛泽地区喷水开机在6-7成,长兴喷水在5成左右,萧绍圆机在5-6成,海宁经编在6-7成,常熟偏低在3成左右,市场订单恢复较去年缓慢,企业只能减低开工来缓解库存和资金的压力。

尽管如此,业内对于今年的整个市场还是谨慎乐观的。一方面人民币贬值促进纺织品出口;另一方面网络零售市场红利逐渐消失,一些中小型电商或采取合并的方式,抱团提高效率。可以想象,万亿规模的纺织面料行业在2016年竞争更加激烈,但转型升级必是一个出路。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