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印染环保风愈演愈烈 有色涤纶短纤有望“咸鱼翻身”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本网报道 | 时间:2016-03-22T13:42:5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近期,绍兴74家印染厂关停的消息在坊间引起轩然大波,染费随之大幅上调。在此事件的背后,人们的关注点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色丝身上。有色涤纶短纤作为一种差别化涤纶短纤,正越来越多的取代各种普通短纤而用于织物生产中。

    涤纶短纤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因其性能优异,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常规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促使差别化涤纶纤维的开发不断升温。而近期关于绍兴染厂整顿的消息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因有色涤纶短纤在后道工序中不需染色处理,既降低了成本,又没有环境污染,故越来越受到广大织造厂家的青睐。

    有色涤纶短纤,即在螺杆挤压机前加一套母粒干燥、添加、计量装置 ,经过高温熔融抽丝而成。根据色母粒的不同,可生产黑色、红色、黄色、蓝色等多种彩色纤维。这些产品既保持了涤沦短纤本身的特点,又避免了因后道染色而造成的对涤纶短纤性能的损伤及对环境的污染。 用这些产品制作的纺织产品色泽均一、不易掉色,既美观,又舒适。

     在我国涤纶短纤中,有色涤纶短纤(不含增白)多由切片纺或再生瓶片纺等间接纺装备生产,供应面仍存在较大缺口。据卓创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熔体直纺彩色涤纶短纤的价格比常规涤纶短纤高出3000-6000元不等,而再生纺产品仅比常规短纤高出千元左右,故市场上很多纱线,如麻灰纱等多是采用仿大化、中化等短纤维制成,主要用于针织汗布、休闲服面料等。

    目前有色涤纶短纤在市场用量没有明显突破,因再生瓶片纺制作的仿大化、中化等产品价格低廉而及容易被其替代。但因再生纺产品强力低、疵点多,在纺纱过程中易脆断,故有色大化纤仍存在其不可取代的优势。目前市面上一般用有色涤纶短纤(黑色为主)与棉、粘胶等纤维按一定比例混纺。借助此番环保风的刮起,有色涤纶短纤的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突破。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郭其波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