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企业全球扫货
购入了法国蕾丝生产商Desseilles。而在上周日,法国《回声报》则爆料称,已有三家企业向法国轻奢时装品牌Pierre Balmain(该品牌去年曾与快时尚服饰公司H&M合作推出限量合作款)发出收购要约,其中一家公司来自中国。今年2月,深圳服装上市企业歌力思宣布以2.4亿元收购唐利国际65%的股权,资料显示,唐利国际拥有美国的国际轻奢潮流品牌Ed Hardy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品牌所有权。
在消费升级、资本扩张和产业转型的驱动力下,服装行业作为以民企为主、消费驱动产业的一员,海外并购将呈加速之势。去年,歌力思就已经以8406万元收购德国高档女装品牌Laurèl及其内地运营公司。男装品牌另一家上市公司卡奴迪路则在去年6月宣布收购意大利时尚运动品牌Dirk Bikkembergs 51%股权,购买价款为4068万欧元。此外,女装品牌玛丝菲尔、朗姿股份,男装品牌利邦等也均落子于海外并购。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国纺织品企业的发展瓶颈而言,“海外扫货”或将成为中国服装企业发展新趋势。但是从大局上来看,本土服装企业的海外并购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未到最佳并购时机“在人民币相对坚挺,国外欧元、美元估值走低的背景下,本土服装企业扎堆海外并购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国内服装企业发起的一系列并购均处在初级阶段,而通过并购将企业的资源、战略进行成熟的整合,这一时间节点还远未到来。”国内服装行业战略专家、UTA时尚管理集团中国区总裁杨大筠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山东如意为例,这家企业在2010年耗资3亿元收购的日本企业,并没有带来显著的高增长回报。而歌力思收购的Laurèl虽号称奢侈品牌,实则由于一度处在破产边缘才被迫卖身。
杨大筠认为,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信息扁平化,已经让中国消费者不再容易被国外高端品牌这样的噱头“忽悠”。而目前本土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目的十分单一,看重的往往是国外品牌的知名度,这样简单的并购目的难以在日后为企业带来资源和战略的聚合式回报。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服装企业对国际品牌进行整体收购,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是对海外市场的不熟悉,在并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细节问题而使得并购功败垂成,在并购整合过程中遭遇各种阻力,导致整合效果欠佳甚至拖累主品牌。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王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