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关停417天,如今被荣盛石化收购!占据国内三分之一产能的聚酯薄膜龙头能否风光再现?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张强 | 时间:2016-05-19T16:22:12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168TEX讯】导语:春节过后,浙江欧亚薄膜有限公司预计4月底开机复工的消息在行业内传的沸沸扬扬,而近期在中国绍兴网上也已出现浙江永盛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恢复通气的公告,近日小编也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得知,永盛薄膜目前20万吨薄膜生产线已于10日投料,厂家已出切片,13号后开启拉膜生产线,目前已开70%的产能。如今时隔一年之后,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更名永盛薄膜有限公司回归市场,BOPET行业将迎来一次重大考验。

曾两度破产,占全国产能1/3的行业龙头回归
    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隶属于赐富集团,聚酯薄膜项目共投资17亿元2005年全面投产。公司在其巅峰之时,聚酯薄膜单体产能约占国内总产能的1/3。熔体直接拉膜工艺更是国际领先,超越当时的美国杜邦公司、日本三菱公司。仅2008年,公司就已经拥有总资产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3亿元,利润9864万元。
    但世事无常。2014年5月份,一则赐富集团负债超过50亿元、部分贷款出现逾期的新闻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直到2014年6月底,因其资不抵债,旗下浙江及江苏两地BOPET生产设备均被查封。期间由政府主导与远东石化商谈并购事议,协议达成后至2014年7月中旬由远东石化主导其位于浙江的4条生产线陆续开机。至于江苏欧亚,尚未得到其被收购等消息。但远东石化仅托管了8个月的时间,2015年3月22日,PTA巨头远东石化启动破产程序。欧亚薄膜再次走入破产程序。
    2015年年底,一则荣盛石化收购赐富集团旗下浙江欧亚薄膜材料有限公司及30万吨化纤厂,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及构筑物、设备、排污权、商标存货等动产、不动产及财产性权益的新闻再次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随后浙江欧亚及江苏欧亚约一万多吨的薄膜库存被广东树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拍到,春节前后库存几乎处理销售完毕,为浙江欧亚的回归提供了基础。
从天堂跌落地狱,昨日风光能否再现?
    2009-2010年的BOPET行业可谓是黄金行业,由于产能小,市场需求量大,市场一度达到供不应求的状态,一吨BOPET薄膜利润就达上万元。但好景不长,随着产能的逐渐释放,BOPET市场由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变,利润也从当年的万元以上到现在每吨亏损在千元左右,短短5年,BOPET从天堂跌落地狱。
    从2010年至2015年,BOPET行业产能急剧增长。2009年BOPET总产能在70.69万吨,2015年增长至270.55万吨,增长199.86万吨,增幅高达282.7%,其中以普通膜为主,约占总产能的80%。2010和2011年尤甚,产能增长率分别达到27.27%和34.66%,行业产能一度饱和,但这还没有结束,在2014年,江阴兴业与营口康辉石化接连投产,都是直熔一体设备,原料是PTA,成本较以PET为原料的干燥法设备低500-1000元/吨,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
    自2014年后的两年间,国内陷入了“聚酯薄膜通用性产品供大于求,而特种专用聚酯薄膜产品供不应求,只能向国外厂商进口”的尴尬局面。这是明显的结构性过剩的现象。低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不得不通过压低BOPET的价格保持市场份额,导致毛利率不断下降,不少企业倒在了中途,剩余企业在泥潭中艰难跋涉,不停地探索出路,希望能早日摆脱困境。
    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昨日的BOPET市场为绝大部分企业敲响了警钟,而今非昔比,聚酯薄膜龙头的强势回归,BOPET市场昨日风光能否重现?而欧亚复工后对市场到底会影响到何种程度,后期该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或许就是企业老板们该思考的问题了,让我们静心等待吧!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张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