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 正文

数据:上半年服装零售业增长势头呈明显下降趋势

[ 来源:中国纺织网 | 作者:中国纺织网 | 时间:2016-07-05T09:13:00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2016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中国制造业总体增速减缓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中国服饰》杂志监测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消费需求仍未有明显复苏,且终端零售价格压力较大,品牌线下销售表现较为低迷,目前仍处于底部徘徊阶段。

从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零售额的数据可以看出,服装零售业的增长势头呈明显下降趋势,也显示出服装内销市场的低迷状态。

观察沪深股市服装板块44家上市公司2016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企业也普遍面临着收入增速下滑、盈利能力下降、库存高企的不利局面。不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球企业动态”透露的数据显示,国际快时尚品牌(如ZARA、优衣库、无印良品的经营状况等却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国服饰》杂志记者从研究机构了解到,这些品牌的业绩的增长更多的显示出的是一种表象,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刘丽此间表示,国际快时尚品牌具有设计感强、上新频繁、款式贴合流行趋势的特点。其通过紧密跟踪国际大牌的时尚发布会、秀场,寻找下一季的流行趋势,迅速讨论、设计、打板、试生产,再通过销售反馈安排后续生产(补货或者停产)。而国内的品牌服饰由于不存在及时的反馈机制,无法做到以销定产,大多存在款式老旧、毫无个性、千篇一律的问题。每逢换季之时,大多数国内品牌服饰都在打折促销,处理存货,而快时尚品牌早已进入上新环节。

刘丽认为,传统线下服装品牌企业应定期根据门店的销售数据(消费者性别、身材、消费水平、偏好)更新数据库,与原料、面料、成衣供应商、经销商共享销售数据,降低供应商环节中原料及面料的浪费以及经销环节中成衣的库存积压,加快货品周转。

刘丽进一步指出,国际快时尚品牌具有价格优势,而国内品牌服饰生产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面料生产到服装设计到生产交货都存在低效、浪费的弊端,总成本高企。“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就在于供应链体系的革新,即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产品流、数据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对供应链进行有效重构,将传统的以经销商为核心的刚性供应链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柔性供应链,适应当前消费者“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的需求。“刘丽如此强调。

刘丽坦言,就本土品牌服装企业而言,电商渠道甚至网红营销只是相对于传统营销渠道的拓展和创新,核心环节还是在于供应链系统对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支持和保障。

知名设计师经纪人——未然时尚主理人乔森也向《中国服饰》杂志记者表示,中国服装品牌市场已经走过了漫长的20年低价发展期,从低价低品质、低价适中品质,逐渐将过渡到适价高品质,因此,本土服装品牌必须认真学习海外同行在技术研发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可以相信,低价、低品质的消费特征正逐渐从中国的商业历史上的逐渐退出,消费者为高科技含量日趋丰富的产品买单的时代已经来临。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陶佳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