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现在涨得欢,就怕秋后拉清单!下游布老板发声“原料涨价那点事”!
编者按:在一整个大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纺织行业自然也不能免俗,没有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下游企业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若没有下游企业将产品投入市场,上游企业的材料也将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说,上下游产业需要密切沟通,要知道对方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间相互推动,共同提高。
7月初起,为扭转长期亏损局面,涤纶行业巨头纷纷开会抱团涨价。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近期涤丝现货货源较为紧张,价格也因此连续抬升,近一个月上涨已近千元。原料涨价,让聚酯行业景气度好转,利润也得以回升,但对下游织造企业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原料上涨,无疑是一记迎头的成本大棒。上游原料的互掐互斗是否真正考虑过下游织造市场的感受呢?
为此,中国绸都网分析师们特别走访了盛泽市场多家织造企业,从他们的角度来讲述原料涨价方面的话题,看看他们怎么说?以此希望上下游企业能在相互沟通及长久发展上得到相应的启发。
7月初起,为扭转长期亏损局面,涤纶行业巨头纷纷开会抱团涨价。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近期涤丝现货货源较为紧张,价格也因此连续抬升,近一个月上涨已近千元。原料涨价,让聚酯行业景气度好转,利润也得以回升,但对下游织造企业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原料上涨,无疑是一记迎头的成本大棒。上游原料的互掐互斗是否真正考虑过下游织造市场的感受呢?
为此,中国绸都网分析师们特别走访了盛泽市场多家织造企业,从他们的角度来讲述原料涨价方面的话题,看看他们怎么说?以此希望上下游企业能在相互沟通及长久发展上得到相应的启发。
NO1:苏州生生源纱业有限公司(纱线企业,产能6万锭细纱,主营产品:纯涤纱)
受访人:许经理
关键词:原料带动 纱涨200 库存销售一空
我们公司的原料一般都是华西村进来的涤纶短纤,一直都是按需采购,很少囤货。最近受到涤纶短纤价格上涨的带动,我们纱线也涨了200元/吨左右。目前在这波行情的影响下,我们自身的销售也明显摆脱了前期的不振,整体走货比较好,不少客户都是排队拿货,上半年积累的库存也已经销售一空。而粘胶短纤上涨幅度较大,为规避成本涨幅过大带来的风险,我们暂不生产。对于后市,我认为行情大体还是会走稳,涨跌幅度不会太大,市场还是会受到需求的左右,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但对于整个行业,我们还是持乐观态度,因此我们生生源10月左右还准备扩产,增加市场占有份额。
NO2:吴江市凯越纺织有限公司(织造企业,公司有一百台织机,主要做羽绒服、户外服装面料、家纺面料)
受访人:钱经理
关键词:行情偏淡 价格难涨 降低开工
这段时间,原料价格上涨速度过快,一个月上涨超1000元,这对我们织造厂家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对原料采购也不敢多囤,以按需采购为主。我们家的产品从去年开始从服装转向家纺面料,如桃皮绒等,但是今年整体行情不算特别好,尤其是外贸方面,客户下单比较慢,因此我们面料价格很难上涨。今年开始,我们就严控开机率,一直没有满产,从而减少库存,如果说原料价格再这么继续上涨,可能我们还会减少开机,来缓解成本压力。
NO3:吴江市泽尚喷织厂(织造企业,拥有72台喷水织机,主营产品:桃皮绒)
受访人:占总
关键词:成本逐级上涨,压力不小,希望原料照顾一下织造企业
我们厂有72台喷水织机,每天生产桃皮绒300米左右,每台织机日均用水3吨,耗电40度,本来企业的成本就不低,生产压力挺大的,除了用水用电之外,还有税收及污水处理费等,现在原料涨价导致我们厂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利润更低了。我们厂用的原料主要是涤纶长丝,目前涨了大概1000块一吨。由于现在市场不稳定,我们都是生产前去买需要的原料,用一点买一点,之前并没有囤货。我们预计原料在8月还会有小幅的上涨,但是现在市场总体来说行情不好,后面估计就不怎么涨了。作为生产型企业,面对原料上涨的现状,我们主要是现产现销,有订单就做,另外就是原料这么涨,我们计划和客户商量一下,提高一部分产品的价格,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只希望原料价格能控制一下,不要再继续涨下去了。
NO4:卡雷尔织造有限公司(织造企业,拥有60台喷水织机,主营产品:春亚纺)
受访人:张经理
关键词:面料涨了3-5分,恐后期成本难以转嫁,高位谨慎囤货
近期原料大涨,面料本来就是微利,再不涨就要亏本了。但是涨价是要客人接受的,涨多了客人也不会买账。目前我们的面料就涨了3-5分不等,现在气温高了,如果原料一直这么高下去,我们要计划轮休放假。现在的行情看不懂,原料这么高,我们也不敢囤太多货,买原料跟以前一样维持在10天左右,毕竟现在是淡季,高位原料不敢多囤,到时候原料跌下来卖不出都白搭。
NO5:吴江市盛泽鸿业织造有限公司(织造企业,拥有喷气喷水400台,主营产品:弹力布料;加捻产品;锦棉;涤棉;混纺类;化纤布)
受访人:王经理
关键词:淡季+高温+涨价 原料随用随拿
目前处于淡季,市场行情一般。近期原料大涨,涤丝、棉纱、涤纱价格都有大幅上涨,不过我们主要以成品出货,价格都是之前报价定好的,所以一般在承受范围之内也不会再改动价格。目前厂里织机开机在6成左右,淡季+高温,厂里小幅开机率小幅下调。现在行情我们都是随用随拿,囤货是不会多囤,一般是客户订货了再开始生产。
NO6:吴江南麻创佳喷织厂(织造企业,公司有150台喷水织机,主营产品:麂皮绒、特宽哑光色丁),
受访人:黄经理
关键词:存在变数 适度涨价可接受但影响甚微
本身原料的价格处在生死线的边缘,这次随着G20的到来,限产适度涨价还是比较合乎情理的。长兴地区纺织业可能受此影响比较大一点,看到有长兴夹浦纺织大户联名签字停产的消息,可见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差,也有可能是他们订单量减少,所以此举也有可能本身就是没生意所以才停工。而对于盛泽地区的影响就比较小了,一方面盛泽这边的纺织品用到棉的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盛泽的纺织品相对是中高端产品,利润相对好一点,所以原料稍有涨价也还影响不大。
NO7:吴江维华喷织厂(织造企业,公司有100台丰田喷气织机,主营产品:棉类交织)
受访人:陆经理
关键词:疯涨碰上压价 苦不堪言
上半年原料棉花开启疯狂上涨模式,但维华喷织厂的棉类交织产品却上涨困难,该厂主要经营涤棉、锦棉、棉锦等交织面料,用棉量相对较大。但是厂家只能眼看着原料棉花、棉纱上涨,对于面料的涨价操作却始终实施不起来,因为下游客户还是比较抵触的。该厂经理坦言,目前行业淡季,想涨价更是难上加难,而由于棉纱、涤纶等主要原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也只能忍气吞下,现在各个品种还是亏损的,关键还是要看后市怎么走。
NO8:吴江市宝威纺织(贸易公司,主营产品差别化棉类交织)
受访人:沈经理
关键词:成本难以转嫁,利润压缩
最近涤纶、棉纱等原料不断企高上涨,贸易商也开始忧心忡忡起来。最近去织厂拿货发现棉类交织产品的价格均有上浮现象,较前段时间上涨3-5毛。而这部分坯布的上涨空间也只能自己承受,因为行业处于淡季,现在跟下游客户去谈涨价也比较弱势,因此成品这块棉类交织产品暂时是涨不上去的,但原料如果在持续上涨几个月,那么成品这块也要涨价了。
NO9:吴江市瑞星乔纺织有限公司(织造企业,公司有72台喷水织机,主营产品:仿真丝)
受访人:张经理
关键词:高温致部分厂家停工,前期预判囤原料,未收影响
目前企业机器基本运作良好,前段时间虽有传言限电问题,会采取开二停一的对策,但目前为止还没遇到这样的情况。受限于炎热的天气,近期了解到部分厂家都有停工现象。但受益于他们厂房设施较完善,目前高温现象对于工人生产积极性影响尚可。另外,在价格和销售方面,对于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价格,要货量大的,或者长期合作的客户会相应便宜一些。坯布多销往绍兴,受即将开展的G20峰会影响,绍兴那边的染厂要停一段时间,所以肯定会有一定影响。对于近期纺织行业最关注的原料上涨问题,公司在涨价前就屯了很多原料,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多大的影响。
NO10:吴江鹏博纺织有限公司(织造企业,公司有20台圆机(大概开了十一二台),主营产品:针织面料)
受访人:孟总
关键词:面料涨价不符合实际
原料涨价,但是由于下游服装厂下单情况一般,面料价格涨不上去,现在利润十分稀薄。目前工厂开工率已经下降至5-6成,后期继续下调的空间也不大,毕竟要考虑工人的流失情况等,可能会维持对半开的一个避险操作。对于高位的原料,也不敢贸然过多的囤货,以避免资金压力多大。
NO11:吴江市坛丘元峰喷织厂(织造企业,公司有120台喷水织机,主营产品:高丝宝、色丁等仿真丝系列)
受访人:钱总
关键词:前期有原料囤货,静观其变
我们公司主要是生产高丝宝、色丁等仿真丝系列产品,原料方面多是采用FDY以及POY等;往常的话,我们的一般原料囤货周期大概是在一个月时间左右。这段时间原料价格逐渐走高,因为我们前期有原料囤货,所以近阶段来说原料采购并不多,多是以随买随用为主,并没有大批量的囤货,想继续观望为主。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规避生产成本面压力的增加,另外一方面对于原料后市上涨预期并不是十分看好,等原料平稳或是有回落后再进行批量性采购。
通过以上这些织造企业的反馈表明,虽然目前的原料涨价,但下游的接受程度总体上并不高,但原料是老大,执拗不过去。其实,在价格利润的争夺方面,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其实都有机会,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当下游企业真正的需求复苏之际,整个产业链也会主动、积极的复苏,而不是靠现在某个链条单方面的策动,尤其是原料成本的强拉,最终也将在日后传导回上游。
受访人:钱总
关键词:前期有原料囤货,静观其变
我们公司主要是生产高丝宝、色丁等仿真丝系列产品,原料方面多是采用FDY以及POY等;往常的话,我们的一般原料囤货周期大概是在一个月时间左右。这段时间原料价格逐渐走高,因为我们前期有原料囤货,所以近阶段来说原料采购并不多,多是以随买随用为主,并没有大批量的囤货,想继续观望为主。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规避生产成本面压力的增加,另外一方面对于原料后市上涨预期并不是十分看好,等原料平稳或是有回落后再进行批量性采购。
通过以上这些织造企业的反馈表明,虽然目前的原料涨价,但下游的接受程度总体上并不高,但原料是老大,执拗不过去。其实,在价格利润的争夺方面,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其实都有机会,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当下游企业真正的需求复苏之际,整个产业链也会主动、积极的复苏,而不是靠现在某个链条单方面的策动,尤其是原料成本的强拉,最终也将在日后传导回上游。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