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忙活半年,根本没钱!不在仓库里,就在“白条”上!当“行情成疯”遇上“赊账成风”,纺织企业就这样被“逼疯”……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中国绸都网 | 时间:2016-08-02T15:51:2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近期,听到有纺织业内人士笑言,忙活半年,到头来才发现手里根本没钱,钱去哪了?不在仓库里,就在“白条”上!
  现在看来,这并非只是一个笑话,而是事实。具体看下图:(图一:据中国绸都网数据监测,目前盛泽地区织造企业库存仍高达43-44天;图二:“赊账”现象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中十分普遍)
(图一)
(图二)
  纺织行业赊欠账已经成“疯”?
  纺织行业里的“赊账”模式已经成为了“行业规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承揽业务,许多纺织企业常常允许客户进行赊销。
  时间一长,客户就会形成赊账交易习惯,一旦这种习惯形成,企业就会感觉欲罢不能,而中小纺企想要保持竞争力,就只能依照这种赊销惯例。
  而库存积压和赊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简而言之就是“恶性循环”。库存积压多了,纺织企业底气不足,资金周转困难,相互间恶性竞争,本来是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哪怕是新产品出来,价格也叫不高,还得由着客户欠款。而客户因为被允许赊欠货款,反过来常常订货而不提货,使得企业库存积压更加严重。
  这种根深蒂固的“赊欠账”交易模式,就像纺织行业的一颗隐形炸弹,潜伏已久,一时之间也无法剔除……
  今年的反常行情,是否会点燃这颗“隐形炸弹”?
  一般而言,坏账比例控制在10%以内的企业都属于良性运作,利润也能有所保证。以一家企业年营业额1000万元为例,当每年被客户欠款100万元内时,厂家的经营还算健康,当欠款达200万以上时,就出现危险信号了。
  盛泽一纺织企业老板说,“以前生意好的时候,大家并没觉得欠点货款有什么不妥,反正过不了多久就能回来。但近几年不论是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回款都很难。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掩盖了很多问题,一旦遇到“特殊行情”时,赊欠账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而这种“特殊行情”,在今年的传统淡季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总之,站在G20的风口上,近期的行情确实飞起来了,然而对于织造企业来说,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棉花、涤纶长丝、粘短等纺织原料疯涨

二、染费“涨价潮”也正在路上
↓↓
成本“大山”压顶

三、坯布、面料产品提价困难重新

四、常规面料库存积压严重
↓↓
现金流日益收缩

再加上赊账、欠账……
纺织人还怎么活?!
凭啥原料提货是现金为王
下游服装厂订单货款却是一拖再拖

欲哭无泪的生意人只想说一句:
老板,我们做点生意也不容易
就不要再赊账了啊!
把原来欠的货款也赶快结清吧!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张晓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