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瓶片:“小作坊”频繁“整改”背后及之后
表1 2016年各地整改事件列举

如果上表不够直观的话,我们可以从今年整顿最频繁的宿迁“小作坊”的角度切身的感受一下:2016年2月下旬,农历新年结束后,“它们”按照行业惯例推迟开工,然后开工一周附近后突然接到通知“要整顿”“不给开”,无奈关停,到5月风声松点之后,“偷偷”开了数周,然后锅炉“禁烧”,只能粉碎,不能清洗了……也就是说在过去的3-7月,5个月中,正常开工的时间也就是1个月左右……
如此频繁“整改”背后——再生瓶片“小作坊”如此关关停停在行业利润差的时候开可以自我安慰一下:“少开少亏”,但是等到行业利润恢复的时候呢?而与环保人士打地道战,先不管道德层面怎样,仅就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似乎也是后患无穷。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虽然再生瓶片“小作坊”因排污,秩序乱等因素令人深恶痛绝,但其在行业发展至今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对再生化纤厂家而言,其在供给端所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不容质疑,一旦他们“活不下去”,再生化纤企业所用原料的来源分布格局势必会有不小的变动。
如此频繁“整改”之后——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增强,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环保监察只会越来越紧,而随后“小作坊”是“进”——发展成正规企业,还是“退”——改做毛瓶压包等无污染环节,其生存状态值得行业上下游关注。而对再生化纤企业来说,再生瓶片行业由“作坊”主导向完全规范型企业发展的“阵痛”不可避免,而快人一步的寻找稳定的供应商或者积极扩展产业链深度或许是不错的应对策略。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