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騄印染:如何做到筒子纱产量同比增长12%,耗水量却下降了5%
与陈爱兵同时领到“节约奖”的,还有其他车间的多名同事。据介绍,设立“节约奖”是金騄印染对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个好的点子
得益于这项考核制度的运行,用水大户金騄印染的员工成为了节水的主力军,人人都像在家里一样节约用水,不断刷低着企业的用水量。今年上半年,企业筒子纱产量达到2600吨,同比增长12%,相反,产品耗水量下降了5%。“这些年产能不断增长,耗水量却持续下降,关键在于全员有了主动节水的意识。”该公司总经理潘鹏程道出了其中奥秘。员工绩效考核办法不断修改完善,但企业对降低能耗的高要求一直没变。

如今,企业对“能耗”考核的比重从最初的5%,上升到了20%。“每吨产量耗蒸汽5.5吨,每吨产量用水80吨,每千克产量耗电1.85度。”企业办公室经理梁建英向记者出示了最近的一张考核表,水、电、蒸汽用量指标清晰可见。她告诉记者,在能耗考核中,会预先制定一个目标值,每个月的实际消耗与目标值比较。
达到目标值甚至单耗低于目标值,整个车间员工按比例加分奖励。反之,高于目标值就要扣分,直接影响工资收入。“考核涉及水、电、蒸汽三方面,但只要控制好用水量,电和蒸汽自然会减少。”陈爱兵在染色车间工作了八年,这是他的经验总结。他说,生产中许多环节涉及用水,一不留心操作,一天可能要损失几吨水。为此,陈爱兵和同事们都会习惯性地看一下每天的用水报表,通过数字了解生产动态。

生产用水与工资收入挂钩,这套考核办法体现在了长期效益。 2014年,金騄印染完成了一次大规模改造,全面提升了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后,企业每天能回用水量达到1500吨,全年可节省新鲜用水45万吨。
如果把这次技改视为硬件提升,那么,能耗考核就是软实力,支撑着人工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近一年来,企业单位产品水耗下降20个点,按照每天25吨纱的产量,又节省了500吨水,全年节省的便是上百万的成本。
把省下来的钱,用作员工奖励,每月评定“节约奖”,达到全员参与节能减排的持续效果。南浔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当下,印染企业所面临的水成本越来越高,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金騄印染这本“节水账”是值得推广的。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