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僧多粥少!棉花收购再现抢货潮,棉纱“沾光”应声上涨!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纱师弟 | 时间:2016-10-14T08:31:2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据了解,目前疆内手摘棉、机采棉收购价集中在7.60-7.70元/公斤,棉农、棉花经纪人与轧花厂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收购市场逐渐出现分化。受种植面积骤减、资源减少和市场价格难稳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江苏新棉收购工作呈现收购期后延、收购量锐减之外,当地棉农"一颗棉"交售的态势已然形成。
  籽棉收购价格坚挺,目前新疆手摘籽棉收购价格部分地区都超过7.5元/公斤,部分棉花加工企业不敢鉴于目前的高价,不敢贸然大量收购,有企业观望收购。
籽棉供应“僧多粥少”
  在储备棉抛售结束后,籽棉收购成为整个市场的关注焦点。由于近年种植面积持续减少,轧花厂产能过剩明显,加上今年棉价大幅反弹,导致目前抢收的情况非常突出,国庆期间籽棉价格出现明显上行。由于轧花厂所处的劣势地位,预计近期籽棉抢收的情况难以明显缓解,郑棉将维持强势。
籽棉抢收情况比较严重
  自国内棉花收储政策调整以来,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下降,产量逐年减少,从顶峰的近800万吨下降至目前的460万吨左右。但我国棉花加工能力则没有出现相应幅度的萎缩,导致加工能力和籽棉供应出现较大的差距,供需矛盾凸显。由于今年棉花价格上行,市场心态变化,轧花厂都希望能够加大加工量,收购籽棉的积极性较大。在籽棉供应“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轧花厂出现了抢购热潮,国庆假日期间表现得特别明显。
  按照目前的收购价格计算,轧花厂棉花价格成本达到16000元/吨,风险非常大,一些轧花厂已经暂停收购。而广大棉农则认为棉花价格还会比较坚挺,不愿意降价出售籽棉。供需双方的博弈导致目前籽棉收购进度缓慢,新棉上市数量偏少。但从整个市场现状来看,由于轧花能力供过于求的情况过于严峻,棉农一方占有优势地位,目前籽棉价格强势的局面暂难以扭转。
国际市场压力较大
  根据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预测,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产量的上调抵消了期初库存的减少,全球期末库存小幅增加。全球消费量不变,贸易量小幅下调。全球期末库存为1955.4万吨,环比上调4.3万吨,同比减少190.3万吨;除中国外,全球期末库存为853.7万吨,环比上调6.4万吨,同比增加18.7万吨。这说明国际棉花市场依然面临较大的供需压力,导致美棉期货近期表现较弱,内外价差持续扩大。
  由于棉花的价格在现阶段又是一波大幅上涨,作为下游的棉纱,这次也算是“沾了光”。据调查,先前“按兵不动”的棉纱,最近终于忍不住要上演一波涨价潮了!
棉纱出现好转,价格节后攀升
  据某企业透露,棉纱最近出现好转,价格节后攀升,部分纺纱企业接单出现,负荷小幅提升。常规纯棉纱坚挺,部分纺纱企业节后订单增加,多为棉花价格上涨带动补库及秋冬面料备货需求,受此影响,价格重心小幅上调,苏州某厂JC32S机织25000元/吨,C32S高配报价22700元/吨。涤棉纱价格小幅上浮,山东某厂T65/C35 40S高配大化报价16700元/吨,厂家库存有缩减趋势。
  由此可见,棉花和棉纱的价格现在已经步入了阶段性的攀升模式。目前籽棉收购博弈是国内棉花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在此矛盾中,由于轧花厂产能过剩比较突出,棉农处于有利地位,籽棉价格继续维持强势或高位振荡的概率较大。但随着后期籽棉收购量累积以后,矛盾双方力量将发生变化,国内供需平衡情况和国际市场的走势将决定市场方向,小编预计,后期棉价回落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棉花跌价了,那么棉纱市场的“春天”是否也会消失?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朱梦华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