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非洲棉正加速退出中国市场!中国纺企提醒:我们用进口棉需求变了!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纱师弟 | 时间:2016-10-21T16:17:31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据了解,10月18、19日外商和进口企业12/1月船期2016/17年度EMOT GC 31-3-37、EMOT GC 31-3-36及EMOT GC 21-3-36报价分别为84.49美分/磅、83.49美分/磅、83.99美分/磅(CNF报价),而1/3船期EMOT的报价低于12/1月船期0.50美分/磅,这表明棉商对ICE主力合约的走势并不看好。

  美棉、西非棉、中亚棉等报价均呈“前高后低”。10月19日,某外商1/3船期贝宁 Kaba/s 1-1/8〞、象牙海岸Manbo/s 1-1/8〞报价分别为81.49美分/磅、81.49美分/磅,与EMOT GC 31-3-36的差价仅1.50美分/磅。


  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分别进口喀麦隆、科特迪瓦、贝宁、布基纳法索皮棉4.54万吨、1.37万吨、1.14万吨、1.07万吨(1万吨以上),虽然占中国进口总量比例并不大,进口量也随着中国进口锐减而较大幅度下滑,但较2013、2014年的占比仍持续小幅增长。据了解,一些国内棉纺织厂、用棉客户及中间商对2016/17年度西非棉的消费、进口量不太看好,原因归纳如下:

  一、西非棉较其它产地棉花价格没优势。
  10月中旬以来,11/12月船期巴西SM、墨西哥SM、印度棉S-6的报价分别为82美分/磅、80美分/磅、79.5美分/磅,而1/3月份西非棉的报价普遍在81.49美分/磅左右,高于S-6报价约2美分/磅,高于南美SM级约1.5美分/磅。

   二、西非棉品质提高不明显,竞争力不强。
从2010年打开中国市场以来,非洲棉因断裂比强度高、马值偏高及纺纱染色性比较好而受到中国纺企的关注,但颜色级差、“三丝”含量高、一致性低、短绒率高等缺点一直比较突出,纺40S及以上高支纱的企业一般不愿意采购非洲棉作为配棉。虽然品质与美棉、巴西棉比较接近,但其它指标却有不小的差距。

  三、中国纺企进口需求以高等级高品质棉为主。
   考虑到2016/17年度国内棉花的价格与印度棉、巴基斯坦等国的差价已近4000元/吨以上(10月18日印度新棉S-6、J34轧花厂出厂价约78.90美分/磅、74美分/磅,折合人民币价格分别为11700元/吨、11000元/吨,而目前地产棉“3128”报价15500-15700元/吨),因此进口纱仍将涌入并占领中国低支纱市场,中国纺企只有加快转型、提升设备水平和产品档次,高支纱、精梳纱及新型纤维纱是调整的最重要方向。

  四、有限的棉花进口配额难以眷顾到非洲棉。
  自10月15日按有关部门的规定国内纺织企业、进口经营企业可以申报2017年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不仅数量仍是89.4万吨,而且仍有33%的国营贸易。考虑到2017年3月份以后就将启动国储棉轮出,而2016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低于470万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增发滑准关税、加工贸易配额的希望基本破灭。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进口配额仍主要用于进口澳棉、美棉、乌棉、巴西棉等。


  延伸阅读:涨知识——非洲棉的特性及纺纱要求
  非州棉一般为布包或塑料包装,大包或中包,180-220KG/包,外包装只有重量,无其它标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溯。有些地区因组批混乱,加工质量及色泽一致性差,一个提单号下往往质量有差异,而此地区棉花一般合同不约定质量指标,凭样品成交,所以,需现场查看实物质量是否相符,以保证大货一致。

  非州棉纤维细度适中,单纤维强力平均29-30GPT,纤维整齐度在81%以上,且短绒率低,15mm以下短绒约为14%以下,成纱强力高,制成率高于美棉和澳棉,但因原料籽屑高,生产过程中不易排除,造成成纱棉结高,影响坯布布布面质量,适于机织染色坯使用。

  从外观质量来看,非洲棉色乳发黄,加工质量上津巴棉一致性较好,其它产地有差异;从内在质量看,非洲棉细度较细,马值在3.9-4.4之间,细度一般在6000左右,长度在28-30mm之间,整齐度较好,强力高。

  布基纳法索棉,喀麦隆棉含细小杂质高,特别是带纤维籽屑太高,一般为国产棉的2-3倍,不好排除,针对含籽屑高的原料,在清梳工序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使疵点尽早排除,以免影响成品质量。一是缩短通道的清洁周期,二是优选各打手及风扇的速度,三是调整各梳理开松隔距。通过反复试验,确定落物率与成纱质量的最佳结合点。布基纳法索棉含糖高,4-5级,且并且成份复杂,内外糖都有,不适于高温高湿季节使用。

  马拉维,赞比亚,津巴棉加工质量好,籽屑少,各项指标优于布基纳法索与喀麦隆。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史超越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