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跌近千元,谁是粘胶短纤价格暴跌的幕后“推手”?

粘胶短纤暴跌背后的“推手”是谁?
笔者认为,供需面失衡是此轮粘胶短纤下降的主要因素。
自从国庆节过后,人棉纱市场订单并不如预期,纱厂整体库存下降缓慢,气流纺、环锭纺、赛络纺等产品均表现不佳,高支纱虽然走货稍显顺畅,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显不足;原本看好的市场宠儿——包芯纱也表现平平,前期连云港、濮院等地的纱厂都“卯足全力”生产,库存堆积较多,指望今年的行情能和去年一样集中爆发,可是原本期望的“银十”并未如期到来,在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下,实际成交表现平平,苏北地区仅部分仿兔毛28S报价稳中向上,在24500元/吨,价格上调幅度也远不如预期。其他产品方面,福建地区赛络纺40S商谈价在22000元/吨,紧密赛络纺40S则在22500元/吨,较前期下跌了500元/吨左右;萧绍地区环锭纺30S报价在20300元/吨,较前期下跌了200元/吨左右。
人棉纱市场需求多观望,纱企在高成本的背景下,不敢多囤原料库存,对粘胶短纤也采取了按需采购的方式。从产销情况来看,粘胶短纤在10月后,一直处于单日产销日渐清淡的行情。上旬,厂家单日产销在6-7成左右,随后则在4-5成,偶尔偏高的则在6成左右,至10月底,部分中端厂家表示,产销持续偏淡,较低则在1-2成,新单成交处于低位,再加上前期手头的订单基本只支撑到本月底,粘胶短纤产销不旺,底气不足,出货意向不得不增强。
可回顾之前,在淡季中(7-8月份)的粘胶短纤厂家何其风光,订单量充裕,厂家手头持有的订单量基本在半个月以上,较多的则在1到1个半月左右,市场供应压力并不明显,基本行情支撑到1个月基本没有问题,到9月纱厂对粘胶短纤集中补货,9月内厂家的订单持有量继续在半个月左右,库存也控制在1个星期以内,可随着国庆节后下游纱厂采购积极性不佳,低采购量使得厂家手头订单陆续执行完毕或进入尾声,再加上从今年开始,粘胶短纤整个行业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平均开工率在90%,9月中旬起更是上升至96%的高位,市场供应偏多,库存压力也开始明显,行业库存提高至8天左右,较9月底上涨了2天。
切勿悲观,这只是阶段性回调!
其实如果我们先忽略粘胶短纤价格一路下滑的悲惨事实,还是可以发现目前它还是有不足千元的利润空间存在,或许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粘胶短纤只是之前的旺季提前透支后产生的订单青黄不接,毕竟行业库存仍处于低位,市场价格还是有支撑点可寻的。
但从目前来看,短期内改变下游需求下降和上游库存增多的格局难度比较大,再加上目前新棉也属于上市的集中期,棉花和粘胶短纤存在替代,也会导致其价格下滑,预计后市粘胶短纤还是会存在一定回调。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