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盛泽指数月报 > 正文

10月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市场景气点评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钱琳霞 | 时间:2016-11-19T08:53:42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据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下称“盛泽指数”)监测显示,2016年10月份,盛泽市场月度景气指数全线拉涨。数据显示,2016年10月份市场整体景气指数为117.65点,与9月份数据相比,大幅上涨了7.39点,涨幅为6.28%。从分类产品市场景气指数来看,化纤产品10月份市场景气指数大幅拉涨至118点,与9月份相比,上升了7.34点,大增6.22%;丝绸类产品景气指数则收盘于114.56点,与9月数据相比,上调了3.93点,涨幅为3.43%。


  

(上图为盛泽市场整体景气指数走势图)


(上图为化纤产品景气指数走势图)


(上图为丝绸产品景气指数走势图)

      从上面三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十月份各类景气指数并未如我们之前预测的,会出现小幅下跌的风险;市场行情超预期好转,指数出现拉涨。十月份应该属于纺织行业的相对旺季,这个十月却显得更为不同;无论是上游原料方面,还是下游面料市场,从行业各个基本面来看,“黄金十月”不负盛名。

      下面我们结合化纤类产品的二级分类指数曲线走势,来分析一下十月市场景气指数出现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十月份化纤产品景气指数各影响因素分析:  

      下表是十月份化纤类产品月度景气指数的二级指数的涨跌变化(环比)情况:  


下表是十月份化纤类产品月度景气指数的二级指数的涨跌变化(同比)情况:  


    我们从以上二级指标来看,十月份市场二级分类指数中市场总体判断以及总体经营状况都明显好于九月份,同比来看的话,也优于去年同期水平。无论是销售总量、产品订货还是产品销售价格、顾客人气等方面环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比来看,这些方面相对也有较好的改善。另外流动资金周转等资金面环比与同比均有所好转。但是相对进货成本、运输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等方面也有所上升;而同比来说,成本面压力依然显得较为突出。

      1、原油前景不明,聚酯原料稳中上移

      进入十月份,OPEC冻产计划迟迟未见成效,市场对原油前景疑虑日益增加,在经历一段僵持行情之后,行情大幅走软,从50美元以上的高位一路下跌,跌进了47美元/桶。目前原油面前景依然不明,市场看空心态较重;截至31日,纽约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6.86美元。本月聚酯原料PTA市场行情呈现震荡走高之势,价格重心整体略有上调;截至十月底,其内盘市场报盘价格略升至4750-4790元/吨附近,与上月底价格相比,上涨了将近150元/吨左右。原料MEG市场整体涨势颇为明显,场内交投气氛活跃,整体行情气氛回升,价格重心持续走高;截至十月底,MEG现货成交强势攀升至5680-5700元/吨附近。


      2、涤丝强势拉涨,出现大面积涨价热潮

      十月份,涤纶长丝市场行情整体呈现稳步攀升之势;上旬期间,涤丝市场主流报价重心以小幅推涨格局为主。至十月中旬期间,受到原油以及产销好转的带动,涤纶长丝行情强势拉涨,出现了大面积涨价热潮,主流厂家报价重心日均涨幅在50-100元/吨;之后行情延续坚挺上扬走势。从涤纶长丝具体价格来看,十月底市场主流厂家FDY 150D平均报价大约在8100元/吨附近,相比上月底价格,上涨了近450元/吨;而月底国内市场主流厂家POY 150D平均报价集中在7400元/吨附近,较上月底价格相比,上升了400元/吨左右。截至十月底,国内市场主流厂家DTY 150D平均报价也有所拉涨,上调至9050元/吨附近,较上月价格相比,上涨了450元/吨左右。


     3、面料需求向好,市场整体成交明显放量

      进入十月份,整个里面料市场成交量明显上升,市场热多冷少,整体交投气氛较好,无论是内需还是外贸订单都呈现不同形式的放量,市场信心整体向好。销售方面,受到气温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订单仍然以中厚型面料为主,部分春夏服装面料也开始打样操作,具体成交集中在以下几个品种。首先是防寒面料,本月防寒面料成交在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无论是超细旦尼丝纺还是高密涤塔夫,均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部分规格甚至出现了供货偏紧的格局,如290T涤塔夫、20D超细旦尼丝纺。其次是仿记忆系列,仿记忆面料继续在市场上保持畅销的态势,除了常规的平纹、斜纹产品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之外,弹力类、高密类仿记忆吸引着中高端服装市场的眼光。另外就是四面弹系列,四面弹系列以其舒适度和时尚性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尤其是8月过后,市场买气不减;部分产品供货偏紧,下游采购多用于休闲装、裤装、时装等,后市预期较好。

      4、织造产销两旺,厂家去库存较为明显

      近期纺织市场上外贸订单增多,内需市场也继续放量,织造厂家产销整体表现较好,因此厂家去库存明显,库存处于近3年的低位。据悉,现如今市场库存继续保持低位,盛泽地区坯布库存在30-31天左右,同比下跌了4-5天,环比下跌了7-8天。开机率方面,受到市场订单表现较好的影响,厂家生产积极性较高,喷水、喷气织机开机率在9成以上。价格方面,本月受到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部分适销面料价格出现跟涨,其中尼丝纺系列上涨幅度大于其他产品,但是厂家表明其上涨的幅度远没有原料上涨的幅度,厂家利润较前期萎缩。

      二、十月份影响丝绸产品景气指数走势因素分析:  

      下表是十月份蚕茧丝绸产品景气指数中各类二级指数的涨跌变化(环比)情况:


      下表是十月份蚕茧丝绸产品景气指数中各类二级指数的涨跌变化(同比)情况:  


     从以上二级分类指标情况可以看出,十月份蚕茧丝绸类市场总体判断以及总体经营状况环比较上月均有提升,尤其是销售总量以及产品订货情况,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另外就是产品销售价格以及企业融资情况也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相对产品库存情况、运输成本等成本面的压力犹存。


      1、茧丝价格高位拉涨,形成推动力

      十月份以来,第四批秋茧开始陆续上市,蚕茧质量继续整体向好;随着年底的临近,气温逐渐下降,收购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区间,维持上涨势头,目前价位上升至47元/公斤左右。随着茧本的不断提高,目前吨丝茧本早已超过37万元/吨的价位;具体来看,截至月底,生丝盘面093报收于37.1万,033报收于37.69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丝绸景气指数形成了推动作用。


      2、外贸需求疲软,出口仍有下滑

      外需疲软、产业转移、订单分散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制约了出口情况,抑制了茧丝指数的抬升。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9月,真丝绸商品贸易总额20.08亿美元,同比下降9.34%,占我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0.92%;1-9月,真丝绸商品出口18.58亿美元,同比下降9.85%,高出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降幅约5个百分点,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0.93%。其中1-9月,真丝绸商品主要省市出口均下降,具体依次为:浙江(6.56亿美元,同比下降15.25%,占比35.31%)、广东(3.48亿美元,同比下降12.67%,占比18.72%)、江苏(2.48亿美元,同比下降0.69%,占比13.37%)、上海(1.43亿美元,同比下降11.03%,占比7.68%)、山东(1.01亿美元,同比下降3.61%,占比5.44%)。前5位省市出口合计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0.52%。


      3、运用尖端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丝绸行业作为重要纺织产业之一,存在的问题仍然是结构性过剩,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整体行情的不景气。现如今市场众多丝绸企业逐渐打开“中国传统民生产业,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创意产业,创造美好生活的时尚产业之路。例如运用尖端科技,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将传统与高科技在纺织业实现密切结合,特别是将环保型等丝绸纺织品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后市预测:

      综合目前市场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整个纺织行情旺季气氛颇为浓厚。十一月份将迎来双11购物节以及国外圣诞备货季,气温降低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家纺以及服装类面料需求向好;另外不排除原料等成本面上涨对织造市场形成助力。从十月份接单情况来看,订单行情预计可以维持在12月中上旬,行情还有一定的持续性;预计十一月份指数或将进一步攀升趋势。蚕茧丝绸方面,虽然出口形势颇为严峻,但是丝绸企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新局面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钱琳霞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