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告诉你!棉花上涨的起因是究竟什么?
最新数据显示,美棉周度出口累计达到232万包,同比去年增加了60%。这或许与中国年底用配额进口有关,明年2月后采购将明显减少。
最新数据显示,美棉周度出口累计达到232万包,同比去年增加了60%。这或许与中国年底用配额进口有关,明年2月后采购将明显减少。印度方面,受币制改革影响,新花上市速度较慢。但后市新花上市压力较大,棉价已经出现回落。
1、库存拐点是上涨的根本动因
今年3月,郑州棉花终于逆转了先前漫漫的5年熊市;至今呈现出波动式上涨格局。今年或许是一个上升周期的起始之年,起到承上取下的作用。
2015年下半年之所以加速赶底,有两个因素:1、对棉花生产者继续采取直补的政策(1.91万元/吨),促使国内棉价回归市场化定价,并向国际接轨;2、庞大的国储库存(1000万吨以上)有待消化,未来进行国储棉轮出。
至2016年,市场积极的因素终于显露出来:1、产量方面,我国种植面积经过连续5年的下降,预期又将减产,至457万吨。2、库存方面,庞大的库存在上一年度就出现了拐点,预示着去库存阶段的来临。在国内需求稳步回升的情形下,供求天平终于向多头倾斜。3、国内抛储,期初因公检偏慢,投放量不足;同时,不再增加进口配额的增发。致使成交活跃,价格攀升。
总之,中国及全球均出现产不足需,庞大的库存开始逐渐消化。这才是上升的内在动因。全球“去库存”亦是未来3-5年市场的驱动主题。
2、现阶段及后期,棉花市场所面临的形势
供应方面,收割季节的压力依然存在
从中国方面看:
目前,国内棉花采摘几近结束,后期销售方面会有压力。前期,新疆棉花因运力有限出疆困难,但到了12月底,这一问题将得到缓解。近期,郑交所棉花注册仓单有所增加,最新数据为637张(约2.55万吨),有效预报仓单爆增至1441张(约5.76万吨)。若是主力合约1701上涨到16000元/吨之上,那么,与采购价(成本在14600-15100元/吨)相比就有利润,套保压力就将增大;若是如此,那明年1月份接实盘的压力会大增。另外,1%的进口配额要在明年2月底用完,由于内外棉存在差价(内高外低、差价达2000元/吨),这会造成这段时间的进口压力。据USDA报告,中国2016/17年度期初库存仍有较为庞大的数量,达1268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66%)。
从全球的角度看:
据USDA报告,全球2016/17年度棉花的产量是增加的,增产148万吨,达2251万吨;若除去中国的产消数据,全球供给是略有过剩的。另外,从印度和美国产量的产量看,均是增加的。随着收割的推进,大量棉花上市将带来下行压力。
需求方面,冬季为纺织行业的采购旺季。为应对春季服装的生产订单,下游企业一般在11、12月份有补库和采购需求。
纺织企业曾在9月前补充了大量国储棉。到11月底,基本消耗殆尽。目前,纺企补库需求迫切,到新疆询价和采购的企业增多,提振了轧花厂的信心。另外,从新棉的收购成本看,一般在15000元/吨左右。如此,在明年3月抛储之前,市场有较强的成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