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预警消息 > 正文

这封海外买家的信刷屏了!初看愤怒,再看令人深思!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本网报道 | 时间:2017-11-30T08:34:21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一位外贸人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客户的邮件。这位客户也将邮件发送给了同时联系的30家供应商。乍看之下,这票谈了很长时间的订单飞了,让这位外贸人愤怒不已,细看之后,却又陷入深思。

这封邮件总结了13条关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问题,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引发众多外贸人的讨论。

日本制造已跌下神坛,我们的“made in China”在畅销全球的这条路上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邮件详情


各位好

首先,我要感谢这个过程中你们给予我的帮助。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我决定为我在美国华盛顿西雅图的建筑公司从中国购买一批设备。本来是想进口这些机器,并在我的公司进行一年的测试,如果质量好的话,我们将会帮助制造商进入美国市场。

在联系了30家供应商后,我决定不从中国采购设备了,下面是我列出的一些原因(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无意冒犯)

1. 语言上的障碍使得沟通变得很困难,虽然你们都会用英文读写,然而双方深层次的理解仍然欠缺。

2. 缺乏对西方商业文化的理解,例如,在你们国家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你们中的绝大部分没有提供信用背书资料就要我去相信你们。

3. 不愿意提供任何支撑你们主张或者事实的文件

4. 销售缺乏专业知识。

5. 缺少对美国市场法律法规知识的理解。

6. 缺少相关的身份说明,我很难区分,哪些公司是工厂、哪些公司是出口贸易企业。

7. 缺少足够的对于产品和公司的介绍资料。很多公司没有官网,或者阿里巴巴上的信息非常有限。

8. 通常文件都是用蹩脚的英语写的,让我很难去理解,也会对你们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

9. 通常技术材料不完整或不准确,如果你去看日本或者美国同类公司的网站,你会在上面非常清晰的看到全部的信息。

10. 对市场上其他公司的同类机械产品缺乏了解。事实上,所有你需要了解的这些信息,网上都能找到。

11. 缺乏长远的眼光,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会机械的以国内市场两倍的价格来卖到美国市场。而不是像你们的前辈日本和韩国那样,以一个竞争者的身份,在市场上制定价格策略。

12. 在制造过程中缺乏柔性、灵活性。

13. 美国和欧洲正在执行新的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很快就会在世界其他地区实施,包括中国。如果你不打算这样做的话,你将失去市场份额。

总之,我希望我的经验及建议对你能有所帮助,再次声明,我无意冒犯,如果你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张光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