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西蒙和艾尔里奇的的赌局,给纺织印染的发展指了一条路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严嘉 | 时间:2019-04-26T14:18:56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西蒙和艾尔里奇的赌局,很多人听过,就像当今不少互联网企业大佬的赌局一样,带着开玩笑的性质,可吸引来的关注却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家赌场里的豪赌。打赌的主角是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在关于人类前途的问题上,艾尔里奇是悲观者,他认为由于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资源的急剧消耗,人类前途渺茫。西蒙是乐观者,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遇到的问题,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

两位经济学家选定了五种金属:铬、铜、镍、锡、钨的价格变动,为他们赌的对象。他们以1980年9月29日这几种金属价格为准,假如十年后1990年9月29日,这五种金属价格在剔除通货膨胀之后上升了,艾尔里奇就赢了。反之,这五种金属价格下降了,则西蒙赢得赌局。最后的结果是,1990年这五种金属的价格无一例外的都下降了。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替代品,哪怕是不可再生资源。当这五种金属价格上涨的时候,就会刺激人们去寻找替代它的资源。比如,铜是一种制作电线的重要金属,它价格的上升刺激了人们开发出了替代它的光导纤维。替代品的开发和利用是科技进步的体现,而价格机制促进了科学进步。换言之,发明者在寻找和开发资源替代品的时候,并没有想着降低原有资源的价格,而就是为了获利。

对于纺织的未来,现在人们像极了1980年艾尔里奇对人类未来的态度,满是担忧。土地成本、人工成本一骑绝尘,绿色环保、安全生产泰山压顶。一个接着一个问题不断被抛在纺织人的面前,难道纺织的未来一定是悲观的吗?不是,纺织的未来也一定会和这场赌局一样有着令人满意的结果。

 

2017年,吴江地区开展了喷水织机的专项整治活动,明确到2019年底,将全区的喷水织机由34.2万台减至23.8万台。消息一出,各种喷水织机生产的面料价格应声上涨,织布厂人心惶惶,坯布价格失控飞涨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如今两年过去了,织布市场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在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织厂产能转移成了破局之策。苏北小城泗阳得益于江苏省委省政府“南北共建”重大决策,吸引了吴江地区大量纺织产能,由名不见经传的纺织洼地,一跃成为了纺织名城。

目前泗阳地区计划承接喷水织机8万台,而实际上参与织机转移承接的地区远不止泗阳一地,江西、安徽、湖北等多地都参与了这场狂欢。据统计,以上几地纺织产能相加,已经达到了20万台,而整个吴江地区织机产能三年淘汰目标不过10万左右。纺织产能不仅没有因为整治而萎缩,而是出现了井喷。其实由这几年涤塔夫等低端面料价格变动,便能有所察觉。整治活动初期,涤塔夫等价格飞涨,高涨的价格迅速吸引了外地产能,紧接着价格立即下降并趋于平衡。坯布价格失控并未如期而至,更低的人工、土地等,限制了价格上涨势头,反而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更大的生产空间。

 

产能转移给织造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印染行业面对困境也在积极寻求出路。由于耗水、耗能、污水排放等问题,印染厂一直都是环境整治的重点。停产、限产让染厂的产能不断倒退,运行成本不断增加,上扬的染费吓退了客户的订单。近年来,整个行业也在痛定思痛,对待环保政策由开始的阳奉阴违,到现在积极主动。各种污水净化设施成了各大工厂的标配,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已经是自发行为。染色印花耗水多、耗电高的状态也被技术进步所扭转,仅是以前一半能耗的新型染缸被市场接受。一些企业甚至研发出无水印染技术,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耗水多以及污水排放等问题。科技进步平衡环保与生产,让高企的成本趋于平稳,给纺织业指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纺织这场“赌局”还没结束,但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赢的曙光。政策引导,技术加持打破了纺织的行业困境,重新规范了纺织行业发展的秩序,让生产成本有了拐头向下的可能,绿色生产成为行业标准。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严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