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有8家两百万吨级聚酯龙头企业! 高端卷绕头约束涤丝扩张增量,行业拐点有望提前到来
12月末,在各方因素的刺激下,原料市场再次迎来了大涨,其中近期涤纶长丝价格持续上升。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DTY、POY、FDY价格分别为7606/5840/5971元/吨,较月初分别上涨9.69%/10.78%/13.51%。
近期从原料厂家了解到,很多纱厂生产计划已经排至1-2个月后,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对大宗纺织原料的成本支撑均在,不少原料厂家仍在试探性涨价,下游企业仍有补货意向。此外,下游大多数织造企业仍然是满负荷生产,因此整体开工率维持在8成以上,与去年同期6成左右的开工相比,今年厂家整体生产积极性较高。
因此厂家对原料的采购有提前,再加上前期在原料急速拉涨的带动下,下游坯布、面料的备货需求提前,整个产业链签单也好于前期,行业库存小幅走低,部分工作提前生产库存以备明年销售,从而对原料的需求也优于去年同期。
12月28日,涤纶长丝产销再次表现良好,江浙市场主流大厂平均产销在80%-100%,部分较好工厂产销能达到180%。从近期的产销图可以看出,11、12月,下游对原料的采购速度明显加快,几乎每周都有产销破百的行情出现。
短期看,成本端支撑+供给收缩+库存低位,有望支持涤纶长丝价格继续上行。
1、11月以来原油温和上涨,带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涤纶上游为PTA和MEG。近期PTA、MEG价格在原油价格带动下双双上涨,涤纶长丝也跟随涨价。在成本端有所支持的情况下,涤纶长丝价格易涨难跌。
2、由于供应端扰动,近期纺织大省浙江出现环保整治、限电等情况,影响涤纶长丝生产。12月,为实现能源双控任务目标,浙江省部分地区发布限电政策。作为纺织制造大省,浙江省限电期间预计对涤纶企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导致供应收缩。而且在临近年底,纺织企业陆续停产放假的背景下,预计供给端将进一步减少,短期内或导致供需错配加剧。
3、当前产销量超100%,库存处于低位。当前游纺织企业采购积极,带动涤纶长丝产销率上升,目前江浙主流厂商产销率在100%-120%左右,较上一周环比增长10个百分点。此外,根据中纤网数据,截至12月18日,DTY、POY、FDY库存分别为20 / 5 /10 天,较上一周下滑1 / 2 / 1天。库存已经处于负值,低库存下有望支持涤纶长丝价格继续走强。
长期看,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拐点有望提前到来。
近年来,聚酯龙头企业所占市场份额逐步增加。据统计,截止目前国内两百万吨以上聚酯企业数量为8家,其产能总和为3185万吨,占国内聚酯总产能的50%附近。其中恒逸产能698万吨,桐昆聚酯产能590万吨,两家产能综和1288万吨,占据国内聚酯总产能的20%,市场占有率较大,龙头企业主导的聚酯产业格局初具雏形,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高。这主要是由于:
1、卷绕头制约供给端产能释放,中小企业扩产困难。高端卷绕头为生产涤纶长丝的核心部件,其产能集中在世界两大公司——德国巴马格和日本TMT手中。由于两大公司每年生产的卷绕头仅能为涤纶长丝行业带来250万吨的产能增量,占全国产能的6%,因此卷绕头极大地约束了涤纶长丝的扩张增量。不仅如此,这两家公司的高端卷绕头已被国内巨头桐昆股份、恒逸石化和新凤鸣持续购买。他们对涤纶长丝的产能释放进行了合理控制。这意味着中小企业扩产将极为困难,一方面小企业没钱扩产,另一方面中型企业没有产业链受制于装备不敢扩。因此,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2、上半年的疫情使行业产能加速出清,且短期内难以恢复。由于长丝行业的生产装置较为特殊,停工后难以再恢复生产,同时今年聚酯新增产能也多为龙头企业的扩产扩能。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既巩固了自身的竞争地位,也加强了龙头企业对价格的掌控力。就目前聚酯行业而言,行业集中度高,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市场中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共同推动市场发展,维护行业利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益于行业健康平稳发展。聚酯企业通过横向或纵向一体化做长做宽产业链条,规模大、实力强、产业链配套完善的企业将拥有更多话语权,因此未来的聚酯行业中,品牌效应和规模化发展是企业争夺市场的重要筹码。因此短期内出清的产能并不会因为行业利润改善而卷土重来。
通常涤纶长丝行业上行、下行周期大约三年。2018年达到景气的高点,2020年处在下行周期,整个行业盈利下降,龙头企业保本微亏,单一产业的小企业亏损。在疫情影响下,拐点有望提前到来,预计涤纶长丝行业将在2021年维持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