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当美国的纺织订单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市场会如何应对?

[ 来源:化纤头条 | 作者:化纤头条 | 时间:2025-04-07T14:55:19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最近不少纺织人发现,由于美国一系列突然的关税措施,一些客户前不久刚刚下达的订单突然取消了。

受关税影响,周内美油累计下跌10.63%,布油累计下跌10.93% ,美股2天暴跌47万亿元。反倒是人民币汇率发生暴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3日最低跌至734784日盘中最高触及723974,在不到48小时最大升值幅度已超1000点。

然而关税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只有这些。

中国反击力度空前

小时候语文书《六国论》中有这么一段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面对关税的极限施压,一味忍气吞声,也只能让对方得寸进尺,因此面对34%的关税,我国也拿出了强硬的对等措施,同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并且不予减免,同时对美国化工巨头杜邦展开了反垄断调查,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反制对等关税的国家。

美国打着所谓追求“对等”“公平”的旗号搞零和博弈,本质上是追求“美国优先”“美国特殊”,是以关税手段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以牺牲全世界各国的正当利益服务美国的霸权利益,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在这次关税事件发生后,全球产业链的运转逻辑或许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产业链逻辑加速转变

以纺织产业链为例,2024 年,美国进口服装价值 837 亿美元,其中前十七个贸易伙伴的进口额约占总额的 89.80%。去年,亚洲国家向美国提供了约 610 亿美元的服装。而亚洲除中国外的很多服装出口,实际也是从中国进口面料甚至直接转口。

而这次美国的关税主打一个不留后路,不仅是中国,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服装出口大国一个都没逃掉,且按照美国现在的税率,订单基本是没法做的。

如果按照过去的逻辑,一个地方税率高了,那订单就转移出去,1819年的纺织订单就是这样运行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能够承接外贸订单的国家,除了墨西哥外,都进入了加征关税名单,而墨西哥前不久刚和加拿大一同被威胁加征关税,税收风险同样不小。

因此对全球的纺织人而言,如果按照现有的市场逻辑,美国这部分订单就是风险远大于收益,为了规避风险,同时也为了利润,短期内最好的办法就是搁置、观察,暂时别去碰它。

过去几十年的全球产业链中,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以美元为基础,设立了一整套贸易逻辑,靠着这套逻辑,欧美等发达国家获得了最高的单位劳动价值,同时也贡献了全球最多的消费。但由于关税,美国在现阶段已经变成了一个很难赚到钱的市场了,贸易量可预期地将要萎缩,支撑过去那套全球产业链的逻辑也不成立了,新的逻辑及劳动力定价模式也正在产生。

缺失需求如何填补?

走出宏大叙事,对纺织企业而言,更现实的问题是,缺失的美国需求该如何填补。

今年以来,纺织市场中供大于求的现象本就非常明显,美国方面或直接或间接的几百亿美金的市场短期只能又因为关税因素碰不了,这些缺失的需求该怎么办呢?

第一点,内需。中国既然敢第一时间做出对等反制,那相应的预案应当也会准备好。2025年,中国刺激消费的力度本就空前,在关税风波以后,或许可以期待一下接下来的消费刺激力度,将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市场萎缩带来的影响。

第二点,反内卷。但无论内需再怎么提升,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完全填补美国市场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近些年过高的产能本就已经超出市场能承载的极限,因此如果放任产能继续无节制地增长,再多的需求也不够满足,因此市场上需要逐渐形成一种反内卷的共识。

第三点,时间。美国的订单按照现在的税率几乎没有国家有能力大规模供货,但美国本身的传统纺织行业基本已经聊胜于无,服装又是生活必需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总会自己找到出路。这种面对全球的高额关税本也不可持续,对如今纺织企业来说,时间是朋友,也是最大的转机。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石丽菁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