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链走出深跌 反弹前景是否一片光明?
近日,聚酯链在清明节后的断崖式下跌中走出。PTA跌至逾四年低位后,空头获利立场,4000点大关有惊无险,乙二醇也在4200点保卫战中获胜,空头撤离也让短纤得以守住6000点。
聚酯链集体报复反弹背后综合因素都有哪些,原料端PX、PTA短期走势关注点是什么?乙二醇未来反弹驱动能否延续?聚酯链下游品种短纤、瓶片近期走势跟跌成本,未来在聚酯需求端预期是怎样的,对二者盘面走势将产生怎样影响?文华财经【机构会诊】板块邀请聚酯链期货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机构会诊】:昨日聚酯链集体报复反弹,背后综合因素都有哪些,原料端PX、PTA短期走势关注点是什么?
弘业期货能化工业品事业部首席分析师 张永鸽:近期的关税政策频频变动,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Truth Social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将对一些国家暂停征收“对等关税”,在90天内对多数国家关税降至10%,立即生效。消息出炉后,全球股市提升,国内商品市场也应声而起。对聚酯产业链而言,终端纺服市场的转出口形成短期利好,聚酯板块整体反弹。原料端PX、PTA短期依然要看关税动态和原油走势。
银河期货大宗商品研究所 隋斐:无论是此轮清明节后聚酯链的暴跌还是暴涨,都与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全球股市和油价的波动有关,宏观叙事大于基本面的影响程度。尽管目前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不定,但中国对美的关税强硬回应态度的确定性立场也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关税的不确定性,油价预计短期进入震荡格局,对于原料端PX、PTA的成本冲击减弱,短期可能再次把关注点回到PX、PTA自身的基本面上,尤其是对于出口订单方面。
招商期货能化团队 朱志鹏:近期聚酯链品种普遍反弹至新高主要的推动来自于成本端。在美国宣布延缓执行对等关税90天后原油大幅反弹8%,带动聚酯产业链价格上涨。但聚酯产业链短期的估值并未得到明显修复,一方面是对于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担忧,二是对后面需求比较悲观。后续PX、PTA短期走势主要还是跟随原油为主,需要观察的是在延缓执行关税后是否带来抢出口的行为,若有的话短期需求将得到支撑,但中长期依旧难改悲观预期。
【机构会诊】:乙二醇昨日涨停是基于什么逻辑,未来反弹驱动能否延续?
弘业期货能化工业品事业部首席分析师 张永鸽:伴随着美国关税对多数国家的90天暂缓生效,终端纺服市场的转出口形成短期利好,昨日乙二醇期货涨停。除了关税缓解下,东南亚订单预期好转这之外,海外供给端的收窄也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支撑,沙特作为我国乙二醇进口占比最大的来源国,近期装置停车较多,其中kayan的85万吨装置4月份计划停车检修一个月,另外两套分别为70万吨的装置也于近期停车,停车时间计划在2个月左右。乙二醇4-5月处于去库周期中。不过目前的关税政策变化频繁,投资者需谨慎关注,短线参与。
银河期货大宗商品研究所 隋斐:近期沙特JUPC1和拉比格炼化两套年产能70万的乙二醇装置停车,预计持续两个月时间,二季度内伊朗两套marun、morvarid年产能合计94.5万吨的乙二醇装置也有检修计划,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出台的反制措施也使美国来源的乙二醇进口受限。另外从乙二醇的原料来源来看,国内约有6%的产能来自于乙烷裂解工艺,而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原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影响国内乙二醇装置的稳定性。在对供应端预期缩减的基础上乙二醇后期的去库力度可能超出市场前期预期,在油价企稳的情况下乙二醇的基本面向上的驱动可能对价格的影响更加强烈。但由于需求端的可量化程度要难于供应端,也意味着未来的乙二醇去库路径存在变数,反弹驱动的延续性主要取决于油价和宏观环境的影响。
招商期货能化团队 朱志鹏:乙二醇涨停主要出自两大原因,一是关税的延缓执行带动原料上涨,二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乙二醇的供应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每年中国从乙二醇进口将近80万吨,且乙二醇部分装置的原料乙烷也需要从美国进口,从存量和进口两个方面都将有一定的供应减量,叠加上短期可能的抢出口行为,预计乙二醇的表现仍将在聚酯产业链中较为突出。往后来看,美国的朝令夕改使得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求仍将是主要的担忧,乙二醇的上方空间较为有限。
【机构会诊】:聚酯链下游品种短纤、瓶片近期走势跟跌成本,未来在聚酯需求端预期是怎样的,对二者盘面走势将产生怎样影响?
弘业期货能化工业品事业部首席分析师 张永鸽:聚酯链下游品种短纤、瓶片近期跟随成本波动。关税加码下终端纺服出口影响较大,短纤受成本坍塌和需求不佳双重利空,同时行业目前的开工率还处于较高区间,预计相对偏弱。而瓶片市场更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出口需求较为分散,出口去向方面影响有限,后期面临季节性需求好转,瓶片加工费或有改善。
银河期货大宗商品研究所 隋斐:节后聚酯下游产品价格跌幅小于原料,聚酯利润抬升明显,近期聚酯开工率仍有小幅提振。聚酯短纤和瓶片分别代表了聚酯纤维和非纤领域两个不同板块。短纤下游主要应用在纺织服装领域,从上一轮加征关税开始,中国对美纺服出口数量占比下滑,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占比提升。由于贸易政策的未来走向不明朗,也使得终端市场整体处于观望状态。尽管短期的阵痛无法避免,但作为全球纺织服装最完备产业链的中国不可替代,未来将加快产业升级之路。聚酯瓶片产品早在2015年便已被美征收高额关税,此后中国瓶片不再直接出口美国市场,而是通过优化成本和物流的方式继续拓展出口市场。近期瓶片工厂成交放量,美国未来90天内对非中国高额关税目标暂缓加税可能对瓶片出口带来提振,但仍需关注未来政策变动的可能下对海运费或其他国家贸易政策带来的影响。
招商期货能化团队 朱志鹏:中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可能性较大,中美间直接的纺服贸易将受到较大的冲击,短纤作为中间品也将面临较大的需求下降。仅计价中美直接贸易量的损失,对应需求可能下降5%以上,若美国采取单边保护主义对其余国家执行对等关税,则需求将进一步恶化。相对而言,瓶片出口非常分散,受到关税影响冲击较小,但中长期依旧不太乐观,一方面是供应过剩,另一方面则是全球经济下行对饮料消费的影响。短期来看,在关税暂缓执行的情况下或有抢出口行为出现,且在减去运输时间之后时间窗口仅一个半月,需求的大量增加或使得供应短期出现缺口,但这仍需进一步观察美国订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