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优进优出战略
一、 加快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1、推动出口迈向中高端。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采用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建立国际认可的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提升轻工、纺织、家电、建材、化工、农产品等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含量,巩固出口市场份额。发挥我装备产品性价比高的优势,大力推动轨道交通、通信、电力设备、船舶、工程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装备出口,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打造新的出口主导产业,推动出口由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转变。
2、促进加工贸易、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加快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总结推广东莞、苏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以及示范企业经验,促进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品牌、研发、分拨和结算中心等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生产和加工组装环节向内陆和沿边地区转移,形成产业集群。将边境贸易政策与扶贫政策、民族政策相结合,完善边境贸易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边境贸易及企业发展。
3、提升进口综合效益。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大、增长快、需求多元的优势,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及时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加大进口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等进口,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支持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企业开展进口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稳定能源资源产品进口来源渠道,支持境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和加工生产,鼓励半成品或成品进口到国内,增强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促进汽车进口多元化发展。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鼓励国内流通企业经营代理国外品牌。
二、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
1、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综合型、专业型基地,增强基地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推进贸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培育若干个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会展平台,深入推进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带动功能强、服务优质的进口促进平台,发挥其带动促进作用。加快推进国际营销网络建设,鼓励企业在境外建设一批品牌推广效果好的展示中心、集散配送功能强的分拨中心、区域辐射半径大的批发市场、市场渗透能力强的零售网点、服务能力强的售后服务网点和备件基地。加快培育外贸知名品牌,鼓励培育区域性、行业性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加大中国品牌海外推介力度,培育一批重点行业专业性境外品牌展。建立品牌商品出口统计制度。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支持通信等领域技术标准在海外推广应用。
2、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设好中国(杭州)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规范的“海外仓”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发展,深化浙江义乌、江苏叠石桥家纺城、浙江海宁皮革城等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复制推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强其通关、物流、退税、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能力。
三、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顺应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趋势,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维修、咨询、检验检测、法律、会计等商务服务和建筑工程服务出口,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对外投资紧密结合、联动发展。完善技术贸易服务和管理体系,扩大技术贸易规模,提升技术出口能力,优化技术转让结构。促进国际海运、陆运、空运和多种联运协调发展,建立健全货物运输代理的海外服务网络,提升我国运输服务出口能力。积极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依托信息技术推动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打造服务贸易新型网络平台,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各服务行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2、扩大生活性服务贸易。推动“互联网+旅游”发展,促进在线旅游平台企业发展壮大,鼓励旅游企业走出去,提高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促进旅游服务出口。积极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推动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教育等承载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服务出口,促进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服务出口。加强中医药、中餐等特色服务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中华传统服务出口。
3、提升服务外包发展水平。深入实施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工程,加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和众创空间建设。加快突破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云计算、数据分析等重点关键领域。积极拓展金融、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医疗保健等新兴领域。巩固提升信息技术运营和维护、管理咨询、电子商务平台、软件研发、集成电路与电子电路设计等领域服务外包优势。促进离岸、在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在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同时,逐步扩大在岸市场规模。
4、积极培育服务贸易交流合作平台。以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为龙头,培育一批专业性展会,鼓励其他投资贸易类展会增设服务贸易展区。推进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等技术进出口平台建设。鼓励商协会和促进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贸易促进活动,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加服务贸易重点展会。深化展览业改革,推进展览业市场化进程。规范展览业行政审批行为,健全党政机关办展管理机制,巩固清理规范工作成果。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